褒
|
| 繁異體: | (襃 裦 闁 ????) | 拼音: | bāo | 部首: | 衣 | | 總筆畫: | 15 | 部外筆畫: | 9 | UTF-8: | E8 A4 92 | | UTF-16: | 8912 | UTF-32: | 00008912 | GB 2312: | 1693 | | GB 12345: | 1693 | Big 5: | BDC7 | 倉頡: | YODV | | 四角碼: | 0073.2 | 一字全碼: | bao1toubaoyi | 一字雙碼: | batobayi | | 一字單碼: | btby | 漢字結構: | 圍閤結構 | 漢字層次: | 6 | | 筆畫: | 丶一丿丨丨????一一丨丿㇏丿????丿㇏ | 筆順編號: | 413225112343534 | 筆順讀寫: | 捺橫撇竪竪折橫橫竪撇捺撇折撇捺 | | 他人筆順: | 413225112343534 | | 部件組構: | 亠(丶一)保(亻(丿丨)呆(口(冂(丨????)一)木(十(一丨)八(丿㇏))))????(丿????(丿㇏)) | | |
|
|
| | 褒
bǎo
贊揚,誇奬,與“貶”相對:褒奬。褒揚。褒貶。褒義詞。
衣襟寬大:褒衣博帶。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陝西省勉縣東南。亦稱“有褒”。
貶
筆畫數:15;
部首:衣;
筆順編號:413225112343534 | | 褒
bāo
【形】
(形聲。從衣,保聲。本義:衣襟寬大)
同本義〖loose〗
褒,衣博裙。——《說文》
豈必褒衣博帶,句襟委章甫哉?——《淮南子·泛論》
又如:褒袖(寬大的袖子);褒衣博帶(大衣服,寬帶子。是古代儒者所穿的衣服)
高大;廣大〖high;tall;vast〗。如:褒益(增廣補益);褒增(誇大增益)
褒
bāo
【動】
嘉奬,表揚〖commend;honor;praise〗
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也。——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褒贊(贊揚稱美);褒顯(褒揚。稱美顯揚);褒賞(奬賞)
褒貶
bāobiǎn
〖praiseanddisparage〗∶贊揚和指責,藉指評論好壞
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不置褒貶,衹取筆於門上書一“活”字而去。——《三國演義》
褒貶是非
〖speakillof〗∶說…的壞話,惡意批評(偏義復詞)
別在背地裏褒貶人
褒禪山
BāochánShān
〖Baochanshanmountain〗舊名華山,在今安徽省含山縣北。褒禪,指唐代的高僧慧褒,曾在此築廬定居,最後葬在此,故名褒禪山
褒奬
bāojiǎng
〖praiseandhonor〗表揚、嘉奬和奬勵
褒揚
bāoyáng
〖cite;praise〗∶贊美表揚
〖commend〗∶滿意地講起
褒義
bāoyì
〖commendatory〗詞句含有褒揚或歌頌意義
褒義詞
bāoyìcí
〖commendatoryterm〗含有褒義的詞
Bo Yi Qi will bring praise, saying Fu Zai lapel Chapter Committee? - "Huai Nan Zi Pan-theory" | | 褒
(形聲。從衣,保聲。本義衣襟寬大)
同本義
褒,衣博裙。--《說文》
豈必褒衣博帶,句襟委章甫哉?--《淮南子·泛論》
又如褒袖(寬大的袖子);褒衣博帶(大衣服,寬帶子。是古代儒者所穿的衣服)
高大;廣大
褒
嘉奬,表揚
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也。--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褒贊(贊揚稱美);褒顯(褒揚。稱美顯揚);褒賞(奬賞)
褒 bāo
①衣襟寬大秦傢丞相府,不重~衣人。(李白《嘲魯儒》)
②贊揚;誇奬~奬。
【褒貶】評論人或事物的好壞~不一。
【褒奬】表揚和奬勵勞動模範應該受到~。
【褒姒】西周周幽王寵妃。姒姓。褒國(今陝西勉縣東)人。幽王三年(前779,)被獻於周,得寵於幽王◇幽王廢申後和太子宜臼,被立為後,其子伯服立為太子。申侯聯絡曾國,並招引犬戎攻周,殺幽王於驪山下,並俘褒姒。
【褒揚】表揚。
【褒義詞】含有喜愛、贊許等感情色彩的詞。 | | 褒 bao
部首 衣 部首筆畫 06 總筆畫 15
褒
honour; praise;
褒
bāo
(1)
(形聲。從衣,保聲。本義衣襟寬大)
(2)
同本義 [loose]
褒,衣博裙。--《說文》
豈必褒衣博帶,句襟委章甫哉?--《淮南子·泛論》
(3)
又如褒袖(寬大的袖子);褒衣博帶(大衣服,寬帶子。是古代儒者所穿的衣服)
(4)
高大;廣大 [high;tall;vast]。如褒益(增廣補益);褒增(誇大增益)
褒
bāo
(1)
嘉奬,表揚 [commend;honor;praise]
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也。--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2)
又如褒贊(贊揚稱美);褒顯(褒揚。稱美顯揚);褒賞(奬賞)
褒貶
bāobiǎn
(1)
[praise and disparage]∶贊揚和指責,藉指評論好壞
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不置褒貶,衹取筆於門上書一活”字而去。--《三國演義》
褒貶是非
(2)
[speak ill of]∶說…的壞話,惡意批評(偏義復詞)
別在背地裏褒貶人
褒禪山
bāochán shān
[baochanshan mountain] 舊名華山,在今安徽省含山縣北。褒禪,指唐代的高僧慧褒,曾在此築廬定居,最後葬在此,故名褒禪山
褒奬
bāojiǎng
[praise and honor] 表揚、嘉奬和奬勵
褒揚
bāoyáng
(1)
[cite;praise]∶贊美表揚
(2)
[commend]∶滿意地講起
褒義
bāoyì
[commendatory] 詞句含有褒揚或歌頌意義
褒義詞
bāoyìcí
[commendatory term] 含有褒義的詞
褒
bǎo ㄅㄠˇ
(1)
贊揚,誇奬,與貶”相對~奬。~揚。~貶。~義詞。
(2)
衣襟寬大~衣博帶。
(3)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陝西省勉縣東南。亦稱有褒”。
鄭碼snfr,u8912,gbkb0fd
筆畫數15,部首衣,筆順編號413225112343534
Commendatory term | | 申集下 【唐韻】俗襃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