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简单解释·详细解释
·更多简解·更多详解·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繁异体:  ( ???? ???? ????)拼音: cǎn, zān, cēn, zàn部首: 彡竹总笔画: 17部外笔画: 14
 
UTF-8: E7 AF B8UTF-16: 7BF8UTF-32: 00007BF8Big 5: EDC8仓颉: HIIH
 
四角码: 8820.2一字全码: can3zhucan一字双码: cazuca一字单码: czc汉字结构: 上(中)下
 
汉字层次: 6笔画: 丿一丶丿一丶????丶????丶????丶丿㇏丿丿丿笔顺编号: 31431454545434333笔顺读写: 撇横捺撇横捺折捺折捺折捺撇捺撇撇撇他人笔顺: 31431454545434333
 
部件组构: ⺮((????(丿一)丶)(????(丿一)丶))參(厽(厶(????丶)厸(厶(????丶)厶(????丶)))㐱(????(丿㇏)彡((丿丿)丿)))
简单解释
  
  cēn
  〔差〕古同“参差”,长短或粗细不齐。
  
  
  zān
  缝衣针。
  古通“簪”。
  缀,插。
  
  
  cǎn
  方言,一种簸箕。
  
  笔画数:17;
  部首:彡;
  笔顺编号:31431454545434333
详细解释
  
  cǎn
  【名】
  [方言]∶一种簸箕〖dustpan〗
  一头挑着一只空子。——陈残云《香飘四季》
  另见zān
  
  
  zān
  山如碧玉。——韩愈《送桂州严大夫》。注:“与簮同。”
  另见cǎn
更多简解
  
  一头挑着一只空子。--陈残云《香飘四季》
  cēn 1.见""。 2.见""。
  zān 1.簪子。 2.插戴。
  cǎn 1.方言。一种竹制盛器。
更多详解
   can
  部首 竹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7
   1
  cǎn
  [方]∶一种簸箕 [dust pan]
  一头挑着一只空子。--陈残云《香飘四季》
  另见zān
  2
  zān
  山如碧玉。--韩愈《送桂州严大夫》。注与簮同。”
  另见cǎn
  1
  cēn ㄘㄣˉ
  〔~差〕古同参差”,长短或粗细不齐。
  郑码mzop,u7bf8,gbkba64
  笔画数17,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54545434333
  2
  zān ㄗㄢˉ
  (1)
  缝衣针。
  (2)
  古通簪”。
  (3)
  缀,插。
  郑码mzop,u7bf8,gbkba64
  笔画数17,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54545434333
  3
  cǎn ㄘㄢˇ
  方言,一种簸箕。
  郑码mzop,u7bf8,gbkba64
  笔画数17,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54545434333
康熙字典
未集上  【集韻】疏簪切,音森。【說文】差也。一曰竹長貌。 又【集韻】初簪切,音梫。????,竹貌。 又洞簫也。【楚辭·九歌】吹參差兮誰思。【註】參差,洞簫。一作????。【風俗通】舜作簫,其形參差,象鳳翼參差不齊之貌。【洞簫賦】吹參差而入道德。 又【廣韻】作含切【集韻】【正韻】祖含切。????同簪。【博雅】????謂之簪。或作????,或作。【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江作靑羅帶,山爲碧玉。 又【廣韻】側岑切【集韻】緇岑切,????音斟。同鍼、針,所以綴衣。 又【廣韻】【集韻】????作紺切。【篇海】簪去聲,以針物也。
说文解字
编号:2869  差也。从竹????聲。 所今切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