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简单解释·详细解释
·更多简解·康熙字典

简异体:  ()繁异体:  (????)拼音: , pí, bī部首: 总笔画: 10部外笔画: 4
 
UTF-8: E7 AC 93UTF-16: 7B13UTF-32: 00007B13Big 5: D341仓颉: HPP四角码: 8871.1
 
一字全码: bi4zhubi一字双码: bizubi一字单码: bzb汉字结构: 上(中)下汉字层次: 5笔画: 丿一丶丿一丶一????丿乚
 
笔顺编号: 3143141535笔顺读写: 撇横捺撇横捺横折撇折他人笔顺: 3143141535
 
部件组构: ⺮((????(丿一)丶)(????(丿一)丶))比((一????)匕(丿乚))
简单解释
  
  pí
  捕虾的竹器。
  用竹或荆柳编织的障碍物。
  
  
  bì
  古同“篦”,篦子。
  排列;编排。
  
  笔画数:10;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1535
详细解释
  
  bì
  【名】
  同“篦”。篦子〖adouble-edgedfine-toothedcomb〗
  ,与篦同,去发垢者。——《集韵》
更多简解
  1.捕蝦的竹器。 2.用竹或荊柳編織的障礙物。也稱「筣」、「筣」、「籬」等。 3.同「篦」。篦子。 4.排列;編排。 5.掠器。
康熙字典
未集上  【廣韻】部迷切【集韻】騈迷切,????音鼙。取鰕竹器。【博雅】篝、筌謂之,可以約物。 又【集韻】頻脂切,音琵。義同。 又【集韻】【韻會】????毗至切,音鼻。櫛屬,與枇同。 又【集韻】薄必切,音邲。次也。 【集韻】或作篦。亦作箄。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