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康熙字典

簡異體:  ()拼音: , bié, bǐ部首: 總筆畫: 8部外筆畫: 5
 
UTF-8: E5 92 87UTF-16: 5487UTF-32: 00005487Big 5: CBDB倉頡: RPH
 
四角碼: 6300.0一字全碼: bi4koubi一字雙碼: bikobi一字單碼: bkb漢字結構: 左(中)右
 
漢字層次: 4筆畫: 丨????一丶乚丶丿丶筆順編號: 25145434筆順讀寫: 竪折橫捺折捺撇捺他人筆順: 25145434
 
部件組構: 口(冂(丨????)一)必(????(丶乚丶)丿丶)
簡單解釋
  
  bì
  〔茀(
  b?)〕香氣盛。
  
  筆畫數:8;
  部首:口;
  筆順編號:25145434
詳細解釋
  1.語。 2.﹝茀﹞香氣盛。 3.話不明白。 4.﹝節﹞①言語細碎。②音節繁碎。 5.象聲詞。 6.將出聲的樣子。
更多簡解
  bì 1.芳香。參見"茀"。
康熙字典
醜集上  【廣韻】【集韻】????蒲結切,音蹩。【廣韻】口香。【玉篇】芳香也。 又【廣韻】語也。 又【廣韻】毘必切【集韻】簿必切,????音邲。亦芳香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晻薆茀。【註】師古曰:皆芳香意也。【釋文】,步必反。 又與苾通。【史記·司馬相如傳】作晻曖苾勃。【字彙】與苾同。 又【廣韻】言不了。【集韻】言不明。 又【廣韻】與吡同,鳴也。 又【廣韻】鄙密切【集韻】逼密切,????音筆。【廣韻】㘉多言。 又【集韻】壁吉切,音必。節,聲出貌。或作嗶。 又【集韻】毘至切,音鼻。,哀鳴也。曖字原從日從薆作。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