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簡異體:  ()拼音: , zuǐ部首: 總筆畫: 8部外筆畫: 5UTF-8: E5 92 80
 
UTF-16: 5480UTF-32: 00005480GB 2312: 3055GB 12345: 3055Big 5: A943倉頡: RBM
 
四角碼: 6701.0一字全碼: ju3kouqie一字雙碼: jukoqi一字單碼: jkq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5
 
筆畫: 丨????一丨????一一一筆順編號: 25125111筆順讀寫: 竪折橫竪折橫橫橫他人筆順: 25125111
 
部件組構: 口(冂(丨????)一)且(⺝(冂(丨????)二(一一))一)
簡單解釋
  
  jǔ
  含在嘴裏細細玩味:嚼(ju?)(a.細嚼;b.喻對事物反復體會)。含英華(喻讀書吸取精華)。
  
  
  zuǐ
  同“嘴”。
  
  筆畫數:8;
  部首:口;
  筆順編號:25125111
詳細解釋
  
  jǔ
  【動】
  (形聲。從口,且聲。本義:品味,細嚼)
  同本義〖taste〗
  ,含味也。——《說文》
  ,嚼也。——《通俗文》
  三月如者何?——《管子·水地》
  沉浸濃郁,含英華。——韓愈《進學解》
  嚼〖chew;masticate〗
  果殼。——唐·柳宗元《貞符》
  另見zuǐ
  
  
  jǔjué
  〖chew〗∶含在嘴裏細細嚼以使爛
  〖mullover〗∶比喻反復體會;玩味
  (買臣)肩上雖挑着柴擔,手裏兀自擎着書本,朗誦嚼,且歌且行。——明·馮夢竜《喻世明言》
  
  
  zuī
  【名】
  “嘴”俗作〖mouth〗
  另見jǔ
更多簡解
  
  (形聲。從口,且聲。本義品味,細嚼)
  同本義
  ,含味也。--《說文》
  ,嚼也。--《通俗文》
  三月如者何?--《管子·水地》
  沉浸濃郁,含英華。--韓愈《進學解》
  
  果殼。--唐·柳宗元《貞符》
  
  
  ⒈品味,細嚼~覺。~嚼。
  ⒉見zuī。
  zuǐ
  ⒈口含在~裏。
  ⒉說話不要光動~不做事。
  ⒊形狀或作用像~的山~▲~子。煙~兒。
更多詳解
   jv
  部首 口 部首筆畫 03 總筆畫 08
   1
  jǔ
  (1)
  (形聲。從口,且聲。本義品味,細嚼)
  (2)
  同本義 [taste]
  ,含味也。--《說文》
  ,嚼也。--《通俗文》
  三月如者何?--《管子·水地》
  沉浸濃郁,含英華。--韓愈《進學解》
  (3)
  嚼 [chew;masticate]
  果殼。--唐·柳宗元《貞符》
  另見 zuǐ
  
  jǔjué
  (1)
  [chew]∶含在嘴裏細細嚼以使爛
  (2)
  [mull over]∶比喻反復體會;玩味
  (買臣)肩上雖挑着柴擔,手裏兀自擎着書本,朗誦嚼,且歌且行。--明·馮夢竜《喻世明言》
  2
  zuī
  嘴”俗作 [mouth]
  另見jǔ
  1
  jǔ ㄐㄩˇ
  含在嘴裏細細玩味~嚼(jué)(a.細嚼;b.喻對事物反復體會)‖英~華(喻讀書吸取精華)。
  鄭碼jlc,u5480,gbkbed7
  筆畫數8,部首口,筆順編號25125111
  2
  zuǐ ㄗㄨㄟˇ
  同嘴”。
  鄭碼jlc,u5480,gbkbed7
  筆畫數8,部首口,筆順編號25125111
康熙字典
醜集上  【唐韻】慈呂切【集韻】【韻會】在呂切【正韻】再呂切,????音沮。【說文】含味也。【廣韻】嚼。【管子·水地篇】人水也,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三月如者何,曰五味。五味者何,曰五藏。【司馬相如·上林賦】嚼菱藕。【韓愈·進學解】含英華。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與切,音苴。㕮,修藥也。 又【集韻】㕮,謂商量斟酌之。一曰含味也。
說文解字
編號:802  含味也。從口且聲。 慈呂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