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簡異體: | (吼) | 拼音: | hōng, ōu, hǒu | 部首: | 口 | 總筆畫: | 7 | 部外筆畫: | 4 | | UTF-8: | E5 90 BD | UTF-16: | 543D | UTF-32: | 0000543D | Big 5: | CAA1 | 倉頡: | RHQ | | 四角碼: | 6500.0 | 一字全碼: | hong1kouniu | 一字雙碼: | hokoni | 一字單碼: | hkn | 漢字結構: | 左(中)右 | | 漢字層次: | 4 | 筆畫: | 丨????一丿一一丨 | 筆順編號: | 2513112 | 筆順讀寫: | 竪折橫撇橫橫竪 | 他人筆順: | 2513112 | | 部件組構: | 口(冂(丨????)一)牛(????(丿一)十(一丨)) |
|
|
吽 hǒu 古同“吼”。 吽 hōng 佛教咒語用字。 吽 ōu 〔吽牙〕狗爭鬥的聲音。亦作“吽呀”。 筆畫數:7; 部首:口; 筆順編號:2513112 |
|
吽 hōng 【名】 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之一〖hum,usedforthelastsyllableofOn-man-padme-hum〗 吽,梵文真言句也。——慧琳《一切經音義》 |
|
1.﹝吽牙﹞也作「吽呀」。狗爭鬥聲。 2.佛教「六字真言」之一。 3.同「吼」。牛鳴。 |
|
醜集上 【字彙】同吼。 又【集韻】於今切,音隂。【玉篇】牛鳴也。 又【集韻】魚侯切,音齵。【前漢·東方朔傳】狋吽牙者,兩犬爭也。【註】吽,五侯反。 又【正字通】梵呪多用吽字。 又葉職容切,音鐘。【張昱輦下麯】守內番僧日念吽,禦㕑酒肉按時供。葉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