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繁異體:  ( ???? ????)拼音: rán部首: 總筆畫: 15部外筆畫: 5UTF-8: E9 AB AF
 
UTF-16: 9AEFUTF-32: 00009AEFGB 2312: 8755GB 12345: 8755Big 5: BE77倉頡: SHGB
 
四角碼: 7255.7一字全碼: ran2biaoran一字雙碼: rabira一字單碼: rbr漢字結構: 上(中)下漢字層次: 7
 
筆畫: 一丨一一一????丶丿丿丿丨????丨一一筆順編號: 121115433325211筆順讀寫: 橫竪橫橫橫折捺撇撇撇竪折竪橫橫他人筆順: 121115433325211
 
部件組構: 髟(镸((一(丨二(一一))一)厶(????丶))彡((丿丿)丿))冉(冂(丨????)丨二(一一))
簡單解釋
  
  rán
  兩腮的鬍子,亦泛指鬍子:美。虯。白發蒼口(演戲用的假鬍子。“口”讀輕聲)。
  
  筆畫數:15;
  部首:髟;
  筆順編號:121115433325211
詳細解釋
  
  髥
  rán
  【名】
  (形聲。從髟,冉聲。髟(biāo),長發下垂的樣子。本義:兩頰上的長須)
  同本義;也泛指鬍須〖whiskers〗
  髥,頰須也。從須從冄,會意,冄亦聲。字亦作髥。——《說文》
  奮髥抵幾。——《漢書·朱博傳》。註:“頰毛也。”
  中峨冠而多者為東坡。——清·魏學洢《核舟記》
  又如:夫(指臉上多須的人);公(指年長多須的人);奴(指多須的奴僕);佛(稱仁慈多須的人);鬍(須和頜下的垂肉);翁(指年老多須的人);須(指鬍子);然(須動搖的樣子);白發蒼
  須多或須長的人〖apersonwithbushywhiskers〗
  羽美須,故亮謂之。——《三國志》
  動物的須〖beardhair〗
  〖上申之山〗其鳥多當扈,其狀如雉,以其飛。——《山海經·西山經》。郭璞註:“,咽下須也。”
  通“蚺”。蟒蛇〖boa;python〗
  越人得蛇以為上餚。——《淮南子·精神》
  
  
  ránkǒu
  〖artificialwhiskerswornbyactorsinChineseoperas〗表演中國傳統戲劇時演員口上所挂的假
更多簡解
  
  (形聲。從髟,冉聲。髟,長發下垂的樣子。本義兩頰上的長須)
  同本義;也泛指鬍須
  髥,頰須也。從須從冄,會意,冄亦聲。字亦作髥。--《說文》
  奮髥抵幾。--《漢書·朱博傳》。註頰毛也。”
  中峨冠而多者為東坡。--清·魏學洢《核舟記》
  又如夫(指臉上多須的人);公(指年長多須的人);奴(指多須的奴僕);佛(稱仁慈多須的人);鬍(須和頜下的垂肉);翁(指年老多須的人);須(指鬍子);然(
  須動搖的樣子);白發蒼
  須多或須長的人
  羽美須,故亮謂之。--《三國
  rán
  ⒈兩腮上的鬍子。泛指鬍子虯~。美~。
  ⒉鬍子多的人。
更多詳解
   ran
  部首 髟 部首筆畫 10 總筆畫 15
  
  beard;
  
  (1)
  髥
  rán
  (2)
  (形聲。從髟,冉聲。髟(biāo),長發下垂的樣子。本義兩頰上的長須)
  (3)
  同本義;也泛指鬍須 [whiskers]
  髥,頰須也。從須從冄,會意,冄亦聲。字亦作髥。--《說文》
  奮髥抵幾。--《漢書·朱博傳》。註頰毛也。”
  中峨冠而多者為東坡。--清·魏學洢《核舟記》
  (4)
  又如夫(指臉上多須的人);公(指年長多須的人);奴(指多須的奴僕);佛(稱仁慈多須的人);鬍(須和頜下的垂肉);翁(指年老多須的人);須(指鬍子);然(須動搖的樣子);白發蒼
  (5)
  須多或須長的人 [a person with bushy whiskers]
  羽美須,故亮謂之。--《三國志》
  (6)
  動物的須 [beard hair]
  [上申之山] 其鳥多當扈,其狀如雉,以其飛。--《山海經·西山經》。郭璞註,咽下須也。”
  (7)
  通蚺”。蟒蛇 [boa;python]
  越人得蛇以為上餚。--《淮南子·精神》
  
  ránkǒu
  [artificial whiskers worn by actors in chinese operas] 表演中國傳統戲劇時演員口上所挂的假
  
  rán ㄖㄢˊ
  兩腮的鬍子,亦泛指鬍子美~。虯~。白發蒼~。~口(演戲用的假鬍子。口”讀輕聲)。
  鄭碼chlb,u9aef,gbkf7d7
  筆畫數15,部首髟,筆順編號121115433325211
康熙字典
亥集上  【正字通】俗髥字。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