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簡異體:  ()繁異體:  (????)拼音: chòng部首: 釒金總筆畫: 14部外筆畫: 6
 
UTF-8: E9 8A 83UTF-16: 9283UTF-32: 00009283GB 12345: 7905Big 5: E0B6倉頡: CYIU
 
四角碼: 8011.3一字全碼: chong4jinchong一字雙碼: cojico一字單碼: cjc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6
 
筆畫: 丿㇏一一丨丶丿一丶一????丶丿乚筆順編號: 34112431415435筆順讀寫: 撇捺橫橫竪捺撇橫捺橫折捺撇折他人筆順: 34112431415435
 
部件組構: 釒(????(丿㇏)(干(一十(一丨))䒑(丷(丶丿)一)))充(亠(丶一)允(厶(????丶)儿(丿乚)))
簡單解釋
  
  chòng
  見“”。
  
  筆畫數:14;
  部首:釒;
  筆順編號:34112431415435
詳細解釋
  1.斧頭上受柄的孔。 2.古代用火藥發射彈丸的管型火器。 3.用射擊。 4.金屬製的打眼器具。即子。 5.方言。扒竊。 6.頂撞。 7.同「衝」。力量足或猛烈。
康熙字典
戌集上  【集韻】充仲切,音????。【玉篇】銎也。【集韻】斧穿也。 又【字彙補】䨻,蜀語也。見黃山𠔌集。 又【集韻】昌六切,音俶。義同。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