谧
|
| 繁異體: | 謐 | 拼音: | mì | 部首: | 讠 | 總筆畫: | 12 | 部外筆畫: | 10 | | UTF-8: | E8B0A7 | UTF-16: | 8C27 | UTF-32: | 00008C27 | 一字全碼: | mi4yanmi | 一字雙碼: | miyami | | 一字單碼: | mym | 漢字結構: | 左(中)右 | 漢字層次: | 6 | 筆畫: | 丶乙丶乚丶丿丶丨????丨丨一 | 筆順編號: | 454543425221 | | 筆順讀寫: | 捺折捺折捺撇捺竪折竪竪橫 | 他人筆順: | 454543425221 | | 部件組構: | 讠(丶乙)????(必(????(丶乚丶)丿丶)皿(????(冂(丨????)丨丨)一)) |
| | 謐 (謐) mì 安寧,平靜:謐謐(清靜無聲)。安謐。靜謐。寂謐。 筆畫數:12; 部首:訁; 筆順編號:454543425221 | | 謐 謐 mì 【形】 (形聲。本義:安靜)同本義(指環境的安靜,沒有動蕩,沒有騷擾)〖bequietandpeaceful〗 謐,靜語也,一曰無聲也。——《說文》 其化清謐。——《素問·氣交變大論》。註:“謐,靜也。” 其政謐。——《五常正大論》。註:“謐,靜也。” 海表謐然。——《三國志·東夷傳》 四海謐然,宇內晏清。——《魏書·於慄忠傳》 內外寂謐。——《漢武帝內傳》 又如:謐然(平靜的樣子);謐寧(寧靜);謐爾(安靜的樣子);謐謐(沉寂的樣子) | | 謐
(形聲。本義安靜) 同本義(指環境的安靜,沒有動蕩,沒有騷擾)
謐,靜語也,一曰無聲也。--《說文》
其化清謐。--《素問·氣交變大論》。註謐,靜也。”
其政謐。--《五常正大論》。註謐,靜也。”
海表謐然。--《三國志·東夷傳》
四海謐然,宇內晏清。--《魏書·於慄忠傳》
內外寂謐。--《漢武帝內傳》
又如謐然(平靜的樣子);謐寧(寧靜);謐爾(安靜的樣子);謐謐(沉寂的樣子)
謐mì安寧,平靜~靜。安~。 | | 謐 mi
部首 訁 部首筆畫 02 總筆畫 12
謐
(1)
謐
mì
(2)
(形聲。本義安靜) 同本義(指環境的安靜,沒有動蕩,沒有騷擾) [be quiet and peaceful]
謐,靜語也,一曰無聲也。--《說文》
其化清謐。--《素問·氣交變大論》。註謐,靜也。”
其政謐。--《五常正大論》。註謐,靜也。”
海表謐然。--《三國志·東夷傳》
四海謐然,宇內晏清。--《魏書·於慄忠傳》
內外寂謐。--《漢武帝內傳》
(3)
又如謐然(平靜的樣子);謐寧(寧靜);謐爾(安靜的樣子);謐謐(沉寂的樣子)
謐
(謐)
mì ㄇㄧ╝
安寧,平靜~~(清靜無聲)。安~。靜~。寂~。
鄭碼swml,u8c27,gbkdad7
筆畫數12,部首訁,筆順編號454543425221 | | 酉集上 【唐韻】彌必切【集韻】【韻會】【正韻】覓輺切,????音蜜。【說文】靜語也。一曰無聲也。【爾雅·釋詁】靜也。【廣韻】愼也,安也。【班固·漢武帝內傳】內外寂謐。【魏志·東夷傳】海表謐然。【宋書·樂志】謝莊《明堂歌》雲:地紐謐,乾樞回。 | | 謐 靜語也。從言????聲。一曰無聲也。彌必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