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簡異體:  ()繁異體:  ( ????)拼音: tuō部首: 總筆畫: 10部外筆畫: 3
 
UTF-8: E8 A8 97UTF-16: 8A17UTF-32: 00008A17Big 5: B055倉頡: YRHP四角碼: 0261.4
 
一字全碼: tuo1yantuo一字雙碼: tuyatu一字單碼: tyt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5筆畫: 丶一一一丨????一丿一乚
 
筆順編號: 4111251315筆順讀寫: 捺橫橫橫竪折橫撇橫折他人筆順: 4111251315
 
部件組構: 言(亠(丶一)二(一一)口(冂(丨????)一))乇(丿七(一乚))
簡單解釋
  
  tuō
  見“”。
  
  筆畫數:10;
  部首:言;
  筆順編號:4111251315
詳細解釋
  1.寄。 2.憑藉,依賴。 3.付;請。 4.假。 5.誇。
更多簡解
  tuō
  ⒈寄,暫放寄~。~兒所。
  ⒉請人代辦~付。委~。你去~他辦理。
  ⒊藉故推委或躲閃~辭。~病。~故。推~。
康熙字典
酉集上  【唐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音拓。【說文】寄也。【揚子·方言】凡寄爲。【玉篇】憑依也。【增韻】委也,信任也。【穀梁傳·定元年】夫請者,非可詒而往也。【範註】詒,猶假寄。【禮·檀弓】久矣,予之不於音也。【鄭註】寄也。【前漢·賈山傳】聚廬而處。【唐書·李勣傳】勣旣忠力,帝謂可大事。【說苑·善說篇】上士可以色,中士可以辭,下士可以財。 又【正字通】寓言也。【後漢·薑肱傳】以他辭,終不言盜。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州。 又南詔官名。【唐書·南蠻傳】乞主馬,祿主牛,巨主倉廩。 又【韻會】或作侂。【說文】《論語》可以侂六尺之孤。今文作。宋韓侂胄名取此。 又或作寓。【禮·郊特牲】諸侯不臣寓公。【註】寓,寄也。或爲。 又【集韻】陟嫁切,音吒。誇也。
說文解字
編號:1563  寄也。從言乇聲。 他各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