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拼音: chéng, chěng部首: 衤衣總筆畫: 12部外筆畫: 7UTF-8: E8 A3 8EUTF-16: 88CE
 
UTF-32: 000088CEGB 2312: 8146GB 12345: 8146Big 5: DFF4倉頡: LRHG四角碼: 3621.4
 
一字全碼: cheng2yicheng一字雙碼: ceyice一字單碼: cyc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6筆畫: 丶????丨丿㇏丨????一一一丨一
 
筆順編號: 452342511121筆順讀寫: 捺折竪撇捺竪折橫橫橫竪橫他人筆順: 452342511121
 
部件組構: 衤((丶????丨)(丿㇏))呈(口(冂(丨????)一)王(一土(十(一丨)一)))
簡單解釋
  
  chéng
  脫衣露體。
  古代係玉佩的帶子。
  
  
  chěng
  古代一種對襟單衣。
  
  筆畫數:12;
  部首:衤;
  筆順編號:452342511121
詳細解釋
  
  chéng
  【名】
  裸體,沒有穿衣服或脫去衣服的情狀〖nude〗
  ,但也。從衣,呈聲。——《說文》
  ,襢也。——《廣雅》
  ,裸也。——《後漢書·馬融傳》註
  雖襢裼裸於我側。——《孟子》
  秦人捐甲徒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戰國策》
  係玉佩的帶子〖ribbon〗
  佩紟謂之。——《方言》。郭璞註:“所以係玉佩帶也。”
  另見chěng
  
  
  chěng
  【名】
  古代的一種對襟單衣〖jacket〗
  另見chéng
更多簡解
  
  裸體,沒有穿衣服或脫去衣服的情狀
  ,但也。從衣,呈聲。--《說文》
  ,襢也。--《廣雅》
  ,裸也。--《後漢書·馬融傳》註
  雖襢裼裸於我側。--《孟子》
  秦人捐甲徒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戰國策》
  係玉佩的帶子
  佩紟謂之。--《方言》。郭璞註所以係玉佩帶也。”
  chéng
  ⒈裸體裸~。
  ⒉〈古〉係玉佩的帶子。
  chěng 1.對襟單衣。
更多詳解
   cheng
  部首 衤 部首筆畫 05 總筆畫 12
   1
  chéng
  (1)
  裸體,沒有穿衣服或脫去衣服的情狀 [nude]
  ,但也。從衣,呈聲。--《說文》
  ,襢也。--《廣雅》
  ,裸也。--《後漢書·馬融傳》註
  雖襢裼裸於我側。--《孟子》
  秦人捐甲徒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戰國策》
  (2)
  係玉佩的帶子 [ribbon]
  佩紟謂之。--《方言》。郭璞註所以係玉佩帶也。”
  另見chěng
  2
  chěng
  古代的一種對襟單衣 [jacket]
  另見chéng
  1
  chéng ㄔㄥˊ
  (1)
  脫衣露體。
  (2)
  古代係玉佩的帶子。
  鄭碼wtjc,u88ce,gbkf1ce
  筆畫數12,部首衤,筆順編號452342511121
  2
  chěng ㄔㄥˇ
  古代一種對襟單衣。
  鄭碼wtjc,u88ce,gbkf1ce
  筆畫數12,部首衤,筆順編號452342511121
康熙字典
申集下  【唐韻】直貞切【集韻】【韻會】馳貞切,????音呈。【類篇】倮也。【孟子】雖襢裼裸於我側。【焦氏·易林】裸逐狐,爲人所笑。 又【玉篇】衣揚也。 又【博雅】佩紟謂之。【廣韻】,佩帶也。 又【揚子·方言】襌衣無袌者,謂之衣。 又【集韻】醜郢切,音逞。深衣也。 又丈井切,音徎。直正切,音鄭。義????同。
說文解字
編號:5318  襢也。從衣呈聲。 醜郢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