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繁異體:  ()拼音: mèi, yì部首: 衤衣總筆畫: 9部外筆畫: 4UTF-8: E8 A2 82
 
UTF-16: 8882UTF-32: 00008882GB 2312: 8139GB 12345: 8139Big 5: B04C倉頡: LDK
 
四角碼: 3523.7一字全碼: mei4yiguai一字雙碼: meyigu一字單碼: myg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5
 
筆畫: 丶????丨丿㇏????一丿㇏筆順編號: 452345134筆順讀寫: 捺折竪撇捺折橫撇捺他人筆順: 452345134
 
部件組構: 衤((丶????丨)(丿㇏))夬(????大(一人(丿㇏)))
簡單解釋
  
  mèi
  衣袖,袖口:張(張開衣袖)。聯(手拉着手,結伴)。分(離別)。
  
  筆畫數:9;
  部首:衤;
  筆順編號:452345134
詳細解釋
  
  mèi
  【名】
  (形聲。從衣,夬(guài)聲。本義:衣袖)同本義〖sleeve〗
  捐餘兮江中,遺餘褋兮澧浦。——《楚辭·九歌湘夫人》
  攘群起。——明·高啓《書博雞者事》
  又如:接肩摩(形容人多);雲汗雨(極言行人之多);裾(襟袖)
更多簡解
  mèi袖子分~(離別)。聯~(結伴)赴京。以~掩面。
更多詳解
  1.衣袖。或指袖口。 2.襦也。
康熙字典
申集下  【唐韻】弭弊切【集韻】【韻會】彌蔽切,????音櫗。【玉篇】袖也。【釋名】,掣也。掣,開也。開張之,以受臂屈伸也。【禮·麯禮】以拘而退。【儀禮·大射儀】大射正弓矢,以順左右隈。【前漢·鄒陽傳】攘而正議者,獨大王耳。 又擔,國名。【水經註】江口有國,號擔,屬天竺。遣黃門字興爲擔王。 又【集韻】儒稅切。音汭。【莊子·漁父篇】被髮揄。【釋文】,李音芮。 又倪祭切。同褹。詳褹字註。 又【類篇】古穴切,同????。亦袖也。【韻補】《瀋炯·歸魂賦》:矧古今之悲涼,並攢心而霑。渡狹嶺之欹危,跨淸津之幽咽。考證:〔【莊子·漁父篇】被髮褕。【李軌雲】儒稅切〕 謹照原文褕改揄。李軌雲儒稅切改釋文李音芮。
說文解字
編號:5260  袖也。從衣夬聲。 彌弊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