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簡異體: 拼音: lóu部首: 總筆畫: 17部外筆畫: 11UTF-8: E8 9E BB
 
UTF-16: 87BBUTF-32: 000087BBGB 12345: 8287Big 5: C1B2倉頡: LILWV四角碼: 5514.4
 
一字全碼: lou2chonglou一字雙碼: locolo一字單碼: lcl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7筆畫: 丨????一丨一丶丨????一一丨????一丨????丿一
 
筆順編號: 25121425112512531筆順讀寫: 竪折橫竪橫捺竪折橫橫竪折橫竪折撇橫他人筆順: 25121425112512531
 
部件組構: 虫(????(中(口(冂(丨????)一)丨)一)丶)婁((日(冂(丨????)二(一一))中(口(冂(丨????)一)丨))女(????丿一))
簡單解釋
  
  lóu
  見“”。
  
  筆畫數:17;
  部首:蟲;
  筆順編號:25121425112512531
詳細解釋
  1.蛄。一名天。 2.一種馬病,其肉有臭味如蛄。 3.春秋時期晉國國君畜養禽獸的園林。
康熙字典
申集中  【唐韻】落侯切【集韻】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樓。蛄。詳蛄字註。 又蟈,蛙也。詳蟈字註。 又土,獸名。【山海經】崑崙之丘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是食人。【竹書紀年註】有大如羊。【魏公卿上尊號奏】有熊之興,地出大。 又【說文】螭亦名地。 又囿名。【晉語】趙????子田於。【註】,晉君之囿。 又【集韻】竜珠切,音廔。天,蟲名。【爾雅·釋蟲】螜,天。【古今註】蛄,一名天。【揚子·方言】蠀螬,秦、晉之閒謂之蠹,或謂之天。 又音漏。內病也。【周禮·天官·內饔】馬黑脊而般臂。【羣經音辨】,幹寶讀去聲。【呂氏春秋】戸樞不腐,流水不。 【禮記】作漏。
說文解字
編號:8786  蛄也。從蟲婁聲。一曰????、天。 洛矦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