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簡異體:  ()繁異體:  (????)拼音: , hú, hù部首: 總筆畫: 11部外筆畫: 5
 
UTF-8: E8 99 96UTF-16: 8656UTF-32: 00008656Big 5: D77C倉頡: YPHFD四角碼: 2124.9
 
一字全碼: hu1huhu一字雙碼: huhuhu一字單碼: hhh漢字結構: 圍閤結構漢字層次: 5筆畫: 丨一乛丿一乚丿丶丿一亅
 
筆順編號: 21531534312筆順讀寫: 竪橫折撇橫折撇捺撇橫竪他人筆順: 21531534312
 
部件組構: 虍((⺊(丨一)乛丿)七(一乚))乎(丿䒑(丷(丶丿)一)亅)
簡單解釋
  
  hū
  〔嗚〕同“嗚呼”。
  古通“乎”(a.於:“休息昆侖之墟。”b.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寧令從諛承意,陷主於不誼?”)。
  
  筆畫數:11;
  部首:虍;
  筆順編號:21531534312
詳細解釋
  1.虎吼。 2.嗚呼,歎詞也。 3.姓。 4.同「乎」。①介詞。相當於「於」、「於」。②嘆詞。表示疑問或感嘆。 5.人名用字。
更多簡解
  hū 1.同"滹"。 2.同"呼"。嘆詞。
康熙字典
申集中  【唐韻】荒烏切【韻會】荒鬍切,????音呼。【玉篇】哮也。 又歎辭也。【前漢·武帝紀】嗚,何施而臻此歟。【師古註】讀曰呼。 又水名。【山海經】木馬之水,東北流註於沱。 又【類篇】後五切,音戸。人名。【莊子·山木篇】孔子問子桑。 又【廣韻】況於切,音籲。虎吼也。 又【集韻】乎,古作。【前漢·????法志】引《論語》攝乎大國之閒作。【汲黯傳】寧令從諛承意陷主於不義。【宣帝紀】《書》不云:鳳皇來儀,庶尹允諧。 又【集韻】䤈經切,音馨。【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池嘔夷。【註】,香????切。池,徒多切。 【說文】作????。
說文解字
編號:3096  哮也。從虍????聲。 荒烏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