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康熙字典

簡異體: 繁異體:  (????)拼音: níng, zī部首: 艹䒑總筆畫: 17部外筆畫: 14
 
UTF-8: E8 96 B4UTF-16: 85B4UTF-32: 000085B4Big 5: F0A4倉頡: TJPN四角碼: 4420.1
 
一字全碼: ning2caoning一字雙碼: nicani一字單碼: ncn漢字結構: 上(中)下漢字層次: 7筆畫: 一丨丨丶丶乛丶乚丶丶丨????丨丨一一亅
 
筆順編號: 12244545442522112筆順讀寫: 橫竪竪捺捺折捺折捺捺竪折竪竪橫橫竪他人筆順: 12244545442522112
 
部件組構: 艹(十(一丨)丨)寧(寍(宀(丶冖(丶乛))心(丶(乚丶丶))皿(????(冂(丨????)丨丨)一))丁(一亅))
簡單解釋
  
  níng
  見“2”。
  
  筆畫數:17;
  部首:艹;
  筆順編號:12244545442522112
詳細解釋
  1.草亂。
更多簡解
  
  草多貌
  菉葹以盈室兮。--《離騷》
  
  古縣名
  古北平郡,縣十六…(都尉治)。--《漢書·地理志下》
  cí 1.草多貌。引申為把草積聚起來。 2.通"薺"。蒺藜。 3.古縣名『置。治所在今河北省遵化縣境。見《漢書.地理志下》。
康熙字典
申集上  【唐韻】女耕切,音儜。【說文】????,草亂貌也。 又薺,藥名。又石薺,生山石閒。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