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繁異體: 拼音: 部首: 總筆畫: 8部外筆畫: 5
 
UTF-8: E7BB82UTF-16: 7EC2UTF-32: 00007EC2一字全碼: fu2siba一字雙碼: fusiba
 
一字單碼: fsb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5筆畫: ????????一一丿????㇏丶筆順編號: 55113544
 
筆順讀寫: 折折橫橫撇折捺捺他人筆順: 55113544
 
部件組構: 纟((????????)一)犮(友(????(一丿)又(????㇏))丶)
簡單解釋
  
  (
  fú
  古代係印紐的絲繩,亦指官印:印。璽
  同“黻”。
  
  筆畫數:8;
  部首:糹;
  筆順編號:55113544
詳細解釋
  
  
  fú
  【名】
  (形聲。從糸(mì),表示與綫絲有關。本義:係印章或佩玉用的絲帶。的顔色依官位品級而不同)
  同本義〖silkribbon〗
  降尊就卑,懷璽藏。——《文選·張衡·西京賦》
  授單於印。——《漢書·匈奴傳下》
  古代作祭服的蔽膝〖kneehide〗。縫於長衣之前。為祭服的服飾。周製帝王、諸侯及諸國的上卿皆着朱
  朱方來。——《易·睏卦》
更多簡解
  
  (形聲。從糸,表示與綫絲有關。本義係印章或佩玉用的絲帶。的顔色依官位品級而不同)
  同本義
  降尊就卑,懷璽藏。--《文選·張衡·西京賦》
  授單於印。--《漢書·匈奴傳下》
  古代作祭服的蔽膝
  朱方來。--《易·睏卦》
  
  ⒈〈古〉用於係挂印章或佩玉的絲帶。
  ⒉同"黻"。
更多詳解
   fu
  部首 糹 部首筆畫 03 總筆畫 08
  
  (1)
  
  fú
  (2)
  (形聲。從糸(mì),表示與綫絲有關。本義係印章或佩玉用的絲帶。的顔色依官位品級而不同)
  (3)
  同本義 [silk ribbon]
  降尊就卑,懷璽藏。--《文選·張衡·西京賦》
  授單於印。--《漢書·匈奴傳下》
  (4)
  古代作祭服的蔽膝 [knee hide]。縫於長衣之前。為祭服的服飾。周製帝王、諸侯及諸國的上卿皆着朱
  朱方來。--《易·睏卦》
  
  (
  fú ㄈㄨˊ
  (1)
  古代係印紐的絲繩,亦指官印印~。璽~。
  (2)
  同黻”。
  鄭碼zgxs,u7ec2,gbke7a6
  筆畫數8,部首糹,筆順編號55113544
康熙字典
未集中  【廣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弗。【博雅】綬也。【易·睏卦】朱方來。【莊子·逍遙遊註】便謂足以纓其心矣。【釋文】,或作紼。【韻會】韍,通作黻。又作。 又【韻補】葉方味切。【張衡·西京賦】降尊就????,懷璽藏。更旋閭閻,周觀郊遂。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