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康熙字典

簡異體: ???? ()拼音: yán, xiàn部首: 糹糸總筆畫: 12部外筆畫: 6
 
UTF-8: E7 B6 96UTF-16: 7D96UTF-32: 00007D96Big 5: E372倉頡: VFNKM
 
四角碼: 2191.1一字全碼: yan2siyan一字雙碼: yasiya一字單碼: ysy漢字結構: 左(中)右
 
漢字層次: 5筆畫: ????????丶丶丶丶丿丨一????????㇏筆順編號: 554444321554筆順讀寫: 折折捺捺捺捺撇竪橫折折捺他人筆順: 554444321554
 
部件組構: 糹(幺(????厶(????丶))丶丶丶)延((丿⺊(丨一)????)廴(????㇏))
簡單解釋
  
  yán
  古代覆蓋在帽子上的一種裝飾物。
  古通“延”,延緩;鬆懈:“百官慎職而莫敢愉(偷)。”
  
  
  xiàn
  古同“綫”。
  
  筆畫數:12;
  部首:糹;
  筆順編號:554444321554
詳細解釋
  1.古代覆蓋在帽子上的裝飾。 2.延緩。 3.同「線(綫)」,縷也,古從泉,或從延。
更多簡解
  yán 1.古代覆在冠冕上的裝飾。 2.通"延"。延緩。
康熙字典
未集中  【廣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然切,????音延。【玉篇】冕前後垂覆也。【左傳·桓二年】衡紞紘。【註】,冠上覆。【疏】冕以木爲幹,以????布衣其上謂。 又通作延。【禮·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註】延,冕上覆也。【釋文】《字林》作。 又【集韻】【韻會】????以淺切,音演。義同。 又【集韻】延面切,音衍。義同。 又【集韻】私箭切,音線。綫或從延。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