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簡異體:  ()繁異體:  ()拼音: suí, suī, shuāi, ruí, tuǒ部首: 糹糸總筆畫: 13部外筆畫: 7
 
UTF-8: E7 B6 8FUTF-16: 7D8FUTF-32: 00007D8FGB 12345: 4371Big 5: B86B倉頡: VFBV
 
四角碼: 2294.4一字全碼: sui2situo一字雙碼: susitu一字單碼: sst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5
 
筆畫: ????????丶丶丶丶丿丶丶丿????丿一筆順編號: 5544443443531筆順讀寫: 折折捺捺捺捺撇捺捺撇折撇橫他人筆順: 5544443443531
 
部件組構: 糹(幺(????厶(????丶))丶丶丶)妥(爫(丿丶丶丿)女(????丿一))
簡單解釋
  
  suí
  見“”。
  
  筆畫數:13;
  部首:糹;
  筆順編號:5544443443531
詳細解釋
  1.登車時用以拉手的繩索。 2.安;安撫。 3.上古五服之一。古代王畿外圍,每五百裏為一區劃,按距離的遠近分為五等地帶,叫五服。 4.舒緩。 5.臨陣退卻。 6.止;製止。 7.廉薑。 8.古州名。西魏置,在今陝西省德縣。 9.水名。在福建省西部。 10.舊遠省略稱。 11.通「隋」。祭名。 12.﹝毿﹞也作「毿」。毛長貌。一說狐貌。 13.通「緌」。用旄牛尾或鳥羽飾於竿首。 14.同「妥」。①安。②安坐。③落;垂。
康熙字典
未集中  〔古文〕夊【廣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正韻】蘇回切,????音雖。【說文】車中把也。【註】徐鍇曰:禮升車必正立執,所以安也。【儀禮·士冠禮】壻禦婦車授。【註】,所以引車者。【禮·麯禮】僕人之禮,必授人。 又【書·禹貢】五百裏服。【傳】,安也。安服王者之政敎。【詩·周南】福履之。【傳】安也。又【左傳·文十二年】乃皆出戰交。【註】古名退軍爲。【疏】《司馬法》將軍死。舊說,卻也。 又【荀子·儒效篇】兮其有文章。【註】安泰之貌。或爲葳蕤之貌。 又州名。【廣韻】春秋時白翟所居,秦幷天下爲上郡,後魏廢郡置州,取德縣爲名。 又【集韻】雙隹切,音榱。毿㲤,毛長貌。一曰狐貌。㲤,或作。【詩·衞風】有狐。【傳】匹行貌。 又【集韻】儒佳切,音蕤。緌,或作。【詩·大雅】淑旂章。【傳】大也。【疏】者,卽交竜旂竿所建。【禮·王製】諸侯殺則下小,大夫殺則止佐車。【註】當爲緌。緌,有虞氏之旌旗也。又【明堂位】夏後氏之。【註】,讀爲冠蕤之蕤。 又【集韻】思纍切,音瀡。隋,或作墮。亦作。屍所祭肝脊黍稷之屬。【儀禮·士虞禮】不祭。【註】事屍之禮,始於祭。,當爲墮。 又【集韻】呼恚切,音毀。義同。 又【集韻】吐火切,音妥。【禮·麯禮】執天子之器則上衡,國君則平衡,大夫則之。【註】,讀曰妥。妥之謂下於心。【又】國君視。【註】視國君彌高。妥視,謂視止於袷。 又【集韻】通回切,音推。妥,或作,安坐也。考證:〔【說文】車中把也。【註】徐鍇曰,禮升車以正立執。〕 謹照原註以正立改必正立。〔【儀禮·士冠禮】壻禦婦授。〕 謹照原文婦字下增車字。〔【禮·王製】諸侯殺則下小,大夫殺則止左車。〕 謹照原文左車改佐車。
說文解字
編號:8718  車中把也。從糸從妥。 息遺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