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繁異體:  ( )拼音: méi, mí部首: 
 
總筆畫: 17部外筆畫: 11UTF-8: E7 B3 9C
 
UTF-16: 7CDCUTF-32: 00007CDCGB 2312: 3551
 
GB 12345: 3551Big 5: C153倉頡: IDFD
 
四角碼: 0029.4一字全碼: mei2mami一字雙碼: memami
 
一字單碼: mmm漢字結構: 圍閤結構漢字層次: 6
 
筆畫: 丶一丿一丨丿㇏一丨丿㇏丶丿一丨丿㇏筆順編號: 41312341234431234筆順讀寫: 捺橫撇橫竪撇捺橫竪撇捺捺撇橫竪撇捺
 
他人筆順: 41312341234431234
 
部件組構: 麻(广(丶厂(一丿))林(木(十(一丨)八(丿㇏))木(十(一丨)八(丿㇏))))米(丷(丶丿)木(十(一丨)八(丿㇏)))
 
簡單解釋
  
  mí
  粥:肉沸(形容混亂紛擾)。
  爛,碎:爛。軀(犧牲生命)。滅。
  浪費:費。
  姓。
  
  
  méi
  不黏的黍(亦稱“穄”):子。黍。子面。
  
  筆畫數:17;
  部首:米;
  筆順編號:41312341234431234
詳細解釋
  
  蘪
  méi
  另見mí
  
  
  méizi
  〖broomcornmillet〗穄子,一種不粘的黍
  
  
  mí
  【名】
  (形聲。從米,麻聲。本義:粥)同本義〖gruel〗
  ,糝也。——《說文》
  ,煮米使爛也。——《釋名·釋飲食》
  ,粥。——《廣韻》
  粥之稠者曰。——《爾雅·釋言》註
  他傢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餔。——古樂府《東門行》
  又如:沸(比喻世事混亂之甚,如粥之沸於釜中);粥(粥)
  
  
  mí
  【動】
  粉碎,搗爛〖smash;poundsth.untilitbecomespulp〗
  以敝之。——《荀子·富國》。註:“散也”
  萬鈞之所壓,無不滅者,——賈山《至言》
  又如:沒(粉碎毀滅);滅(粉碎毀滅);軀(粉身碎骨,指獻出生命);捐(粉身碎骨,捨棄生命);粉(粉碎。亦指碎屑)
  消耗,通“靡”〖waste〗
  不益於好而費功夫。——《三國志·魏書·衛覬傳》
  徒彈藥。——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耗(費);費(浪費);損(浪費損耗)
  另見méi
  
  
  mífèi
  〖waste〗浪費;耗費過多
  生活
  
  mílàn
  〖erosion〗∶表皮或粘膜上皮的局限性淺表缺損
  〖rottentothecore〗∶腐爛;腐朽
  爛不堪
  爛至此。——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更多簡解
  
  
  (形聲。從米,麻聲。本義粥) 同本義
  ,糝也。--《說文》
  ,煮米使爛也。--《釋名·釋飲食》
  ,粥。--《廣韻》
  粥之稠者曰。--《爾雅·釋言》註
  他傢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餵。--古樂府《東門行》
  又如沸(比喻世事混亂之甚,如粥之沸於釜中);粥(粥)
  
  粉碎,搗爛
  以敝之。--《荀子·富國》。註散也”
  萬鈞之所壓,無不滅者,--賈山《至言》
  又如沒(粉碎毀滅);滅(粉碎毀滅);
  méi
  ⒈即"穄"。跟黍相似的𠔌物~子。
  
  ⒈粥飯已成~。
  ⒉爛,粉碎~爛。
  ⒊浪費~費糧食。
更多詳解
   mi
  部首 米 部首筆畫 06 總筆畫 17
  
  rotten; wasteful;
  2
  mí
  (1)
  (形聲。從米,麻聲。本義粥) 同本義 [gruel]
  ,糝也。--《說文》
  ,煮米使爛也。--《釋名·釋飲食》
  ,粥。--《廣韻》
  粥之稠者曰。--《爾雅·釋言》註
  他傢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餵。--古樂府《東門行》
  (2)
  又如沸(比喻世事混亂之甚,如粥之沸於釜中);粥(粥)
  
  mí
  (1)
  粉碎,搗爛 [smash;pound sth.until it becomes pulp]
  以敝之。--《荀子·富國》。註散也”
  萬鈞之所壓,無不滅者,--賈山《至言》
  (2)
  又如沒(粉碎毀滅);滅(粉碎毀滅);軀(粉身碎骨,指獻出生命);捐(粉身碎骨,捨棄生命);粉(粉碎。亦指碎屑)
  (3)
  消耗,通靡” [waste]
  不益於好而費功夫。--《三國志·魏書·衛覬傳》
  徒彈藥。--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4)
  又如耗(費);費(浪費);損(浪費損耗)
  另見méi
  
  mífèi
  [waste] 浪費;耗費過多
  生活
  
  mílàn
  (1)
  [erosion]∶表皮或粘膜上皮的局限性淺表缺損
  (2)
  [rotten to the core]∶腐爛;腐朽
  爛不堪
  爛至此。--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
  蘪
  méi
  另見mí
  
  méizi
  [broom corn millet] 穄子,一種不粘的黍
  1
  mí ㄇㄧˊ
  (1)
  粥肉~。~沸(形容混亂紛擾)。
  (2)
  爛,碎~爛。~軀(犧牲生命)。~滅。
  (3)
  浪費~費。
  (4)
  姓。
  鄭碼tgfu,u7cdc,gbkc3d3
  筆畫數17,部首米,筆順編號41312341234431234
  rotten;wasteful;
  2
  méi ㄇㄟˊ
  不黏的黍(亦稱穄”)~子。~黍。~子面。
  鄭碼tgfu,u7cdc,gbkc3d3
  筆畫數17,部首米,筆順編號41312341234431234
康熙字典
未集上  【廣韻】靡爲切【集韻】【韻會】【正韻】忙皮切,????音靡。【說文】黃帝初敎作。【釋名】,煑米使爛也。【博雅】,糏也,饘也。【禮·月令】行粥飲食。【史記·封禪書】施之屬。【註】施粥之神。【風土記】俗尙以赤豆爲,所以象色也。 又爛也。【孟子】爛其民。【前漢·賈山傳】無不滅。 又與靡通。【禮·少儀】國傢靡敝。【疏】靡爲,謂財物散凋敝。古字通用。 又與眉同。【前漢·王莽傳】赤聞之,不敢入界。【註】,眉也。古字通用。 【集韻】或作????、????。考證:〔【禮·月令】行粥飯食。〕 謹照原文飯食改飲食。
說文解字
編號:4467  糝也。從米麻聲。 靡爲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