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
|
| 繁異體: | 簞 | 拼音: | dān | 部首: | 竹 | 總筆畫: | 14 | 部外筆畫: | 8 | | UTF-8: | E7 AE AA | UTF-16: | 7BAA | UTF-32: | 00007BAA | GB 2312: | 8376 | 倉頡: | HCWJ | | 四角碼: | 8850.6 | 一字全碼: | dan1zhudan | 一字雙碼: | dazuda | 一字單碼: | dzd | 漢字結構: | 上(中)下 | | 漢字層次: | 6 | 筆畫: | 丿一丶丿一丶丶丿丨????一一一丨 | 筆順編號: | 31431443251112 | 筆順讀寫: | 撇橫捺撇橫捺捺撇竪折橫橫橫竪 | 他人筆順: | 31431443251112 | | 部件組構: | ⺮((????(丿一)丶)(????(丿一)丶))单(丷(丶丿)(日(冂(丨????)二(一一))十(一丨))) |
| | 簞 (簞) dān 古代盛飯的圓竹器:簞食(s?)壺漿(形容勞軍)。簞食(s?)瓢飲(喻生活貧苦;亦指安貧樂道)。 筆畫數:14; 部首:竹; 筆順編號:31431443251112 | | 簞 簞 dān 【名】 (形聲。從竹,單聲。本義: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 同本義〖abambooutensilforholdingcookedrice〗 簞,笥也。從竹,單聲。——《說文》 簞,小筐也。——《漢律令》 苞苴簞笥。——《禮記·麯禮》 櫛實於簞。——《儀禮·士冠禮》 簞食與肉。——《左傳·宣公二年》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告子上》 又如:簞笥(盛飯竹器);簞瓢(簞:食器;瓢:飲器。比喻傢境貧寒,生活清苦) 盛物件的小筐〖smallbasket〗 與之一簞珠,使問趙孟。——《左傳·哀公二十年》 簞食 dānshí 〖cookedriceinbasket〗∶裝在簞笥裏的飯食 〖receivesoldierswithbasketsofriceandvesselsofcongee〗∶指用飯菜犒勞軍隊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迎將軍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簞食壺漿 dānshí-hújiāng 〖receivesoldierswithbasketsofriceandvesselsofcongee;welcomesoldierswithfoodanddrink〗老百姓用簞盛着飯,用壺盛着湯來歡迎他們愛戴的軍隊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孟子·梁惠王上》 簞食瓢飲 dānshí-piáoyǐn 〖poor;livesimplyonabamboodishofriceandagourdofdrink〗用簞盛飯吃,用瓢舀水喝,舊指安貧樂道,也指生活貧苦 而顔淵簞食瓢飲,在於陋巷。——《漢書·貨殖傳》 | | 簞
(形聲。從竹,單聲。本義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
同本義
簞,笥也。從竹,單聲。--《說文》
簞,小筐也。--《漢律令》
苞苴簞笥。--《禮記·麯禮》
櫛實於簞。--《儀禮·士冠禮》
簞食與肉。--《左傳·宣公二年》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告子上》
又如簞笥(盛飯竹器);簞瓢(簞食器;瓢飲器。比喻傢境貧寒,生活清苦)
盛物件的小筐
與之一簞珠,使問趙孟。--《左傳·哀公二十年》
簞食
簞 dān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
【簞食壺漿】原指百姓用酒飯歡迎軍隊。現多形容正義之師受人民歡迎的情狀。 | | 簞 dan
部首 竹 部首筆畫 06 總筆畫 14
簞
(1)
簞
dān
(2)
(形聲。從竹,單聲。本義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
(3)
同本義[a bamboo utensil for holding cooked rice]
簞,笥也。從竹,單聲。--《說文》
簞,小筐也。--《漢律令》
苞苴簞笥。--《禮記·麯禮》
櫛實於簞。--《儀禮·士冠禮》
簞食與肉。--《左傳·宣公二年》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告子上》
(4)
又如簞笥(盛飯竹器);簞瓢(簞食器;瓢飲器。比喻傢境貧寒,生活清苦)
(5)
盛物件的小筐 [small basket]
與之一簞珠,使問趙孟。--《左傳·哀公二十年》
簞食
dānshí
(1)
[cooked rice in basket]∶裝在簞笥裏的飯食
(2)
[receive soldiers with baskets of rice and vessels of congee]∶指用飯菜犒勞軍隊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迎將軍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簞食壺漿
dānshí-hújiāng
[receive soldiers with baskets of rice and vessels of congee;welcome soldiers with food and drink] 老百姓用簞盛着飯,用壺盛着湯來歡迎他們愛戴的軍隊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孟子·梁惠王上》
簞食瓢飲
dānshí-piáoyǐn
[poor;live simply on a bamboo dish of rice and a gourd of drink] 用簞盛飯吃,用瓢舀水喝,舊指安貧樂道,也指生活貧苦
而顔淵簞食瓢飲,在於陋巷。--《漢書·貨殖傳》
簞
(簞)
dān ㄉㄢˉ
古代盛飯的圓竹器~食(sì)壺漿(形容勞軍)。~食(sì)瓢飲(喻生活貧苦;亦指安貧樂道)。
鄭碼muke,u7baa,gbkf3ec
筆畫數14,部首竹,筆順編號31431443251112 | | 未集上 【廣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正韻】多艱切,????音單。【說文】笥也。【漢律令】簞,小筐也。【篇海】竹葦器。鄭康成曰:盛飯者,圓曰簞,方曰笥。【儀禮·士冠禮】櫛實於簞。【論語】一簞食。【註】簞,笥也。【廣韻】簞、笥,小篋。 又竹名。【嵆含·草木狀】簞竹,葉疎而大,一節相去五六尺。 又瓢亦曰簞。【揚子·方言】瓥,陳楚宋魏之閒或謂之簞,或謂之????,或謂之瓢。晉嵇含《南方草木狀》。 | | 簞 笥也。從竹單聲。漢津令:簞,小筐也。《傳》曰:“簞食壺漿。”都寒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