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簡異體:  ()繁異體:  (???? )拼音: , tī, tí部首: 總筆畫: 12部外筆畫: 7
 
UTF-8: E7 9D 87UTF-16: 7747UTF-32: 00007747GB 2312: 7791GB 12345: 7791Big 5: DABB
 
倉頡: BUCNH四角碼: 6802.7一字全碼: di4mudi一字雙碼: dimudi一字單碼: dmd漢字結構: 左(中)右
 
漢字層次: 7筆畫: 丨????一一一丶丿????一????丨丿筆順編號: 251114351523筆順讀寫: 竪折橫橫橫捺撇折橫折竪撇他人筆順: 251114351523
 
部件組構: 目(冂(丨????)三(一二(一一)))弟(丷(丶丿)????(弔(弓((????一)????)丨)丿))
簡單解釋
  
  dì
  斜着眼看,看:望。好。
  
  筆畫數:12;
  部首:目;
  筆順編號:251114351523
詳細解釋
  
  dì
  【動】
  (形聲。從目,弟聲。本義:斜視)同本義〖lookaskance〗
  ,目小袤視也。——《說文》
  視。——《禮記·內則》。註:“,傾視也。”
  既含兮又宜笑。——《楚辭·山鬼》
  離婁微。——《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目(斜着眼);眄(目光流動;斜視);盼(顧盼);視(斜視)
更多簡解
  
  (形聲。從目,弟聲。本義斜視) 同本義
  ,目小袤視也。--《說文》
  視。--《禮記·內則》。註,傾視也。”
  既含兮又宜笑。--《楚辭·山鬼》
  離婁微。--《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目(斜着眼);眄(目光流動;斜視);盼(顧盼);視(斜視)
  dì 1.斜視;流盼。
  tī 1.視;望。 2.明察。
更多詳解
   di
  部首 目 部首筆畫 05 總筆畫 12
  
  dì
  (1)
  (形聲。從目,弟聲。本義斜視) 同本義 [look askance]
  ,目小袤視也。--《說文》
  視。--《禮記·內則》。註,傾視也。”
  既含兮又宜笑。--《楚辭·山鬼》
  離婁微。--《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2)
  又如目(斜着眼);眄(目光流動;斜視);盼(顧盼);視(斜視)
  
  dì ㄉㄧ╝
  斜着眼看,看~望。~好。
  鄭碼luyz,u7747,gbkedfb
  筆畫數12,部首目,筆順編號251114351523
康熙字典
午集中  【唐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說文】目小視也。【揚子·方言】南楚謂眄曰。【禮·內則】在父母舅姑之所,不敢視。【註】傾視也。【楚辭·九歌】旣含兮又宜笑。【註】微眄貌。【集韻】或作眱。 又【集韻】田黎切,第平聲。迎視也。與睼同。 又【廣韻】土雞切【集韻】天黎切,????音梯。視也。
說文解字
編號:2193  目小視也。從目弟聲。南楚謂眄曰。 特計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