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繁異體:  ()拼音: lòu部首: 總筆畫: 14部外筆畫: 9
 
UTF-8: E7 98 98UTF-16: 7618UTF-32: 00007618GB 2312: 8092倉頡: KFDV
 
四角碼: 0014一字全碼: lou4nelou一字雙碼: lonelo一字單碼: lnl漢字結構: 圍閤結構
 
漢字層次: 6筆畫: 丶一丿丶一丶丿一丨丿㇏????丿一筆順編號: 41341431234531筆順讀寫: 捺橫撇捺橫捺撇橫竪撇捺折撇橫他人筆順: 41341431234531
 
部件組構: 疒(广(丶厂(一丿))冫(丶一))娄(米(丷(丶丿)木(十(一丨)八(丿㇏)))女(????丿一))
簡單解釋
  
  (
  lòu
  〔管〕身體內因發生病變而嚮外潰破所形成的管道,病竈裏的分泌物由此流出。
  中醫指頸部生瘡,久而不愈,常出濃水。
  
  筆畫數:14;
  部首:疒;
  筆順編號:41341431234531
詳細解釋
  
  、瘺
  lòu
  【名】
  頸腫大的病。即頸部淋巴結核〖lymphtuberculosis〗
  合水多鰧魚,狀如鱖…食者不癰,可以。——《山海經》。郭璞註:“,癰屬也。”
  管〖fistula〗。人或動物體深部膿腫,體表或髒器之間形成的管道。病竈分泌物由此管流出
  ,即漏也。經年成漏者,在頸則曰瘰,在痔則曰痔。——明·樓英《醫學綱目》
更多簡解
  
  頸腫大的病。即頸部淋巴結核
  合水多鰧魚,狀如鱖…食者不癰,可以。--《山海經》。郭璞註,癰屬也。”
  
  ,即漏也。經年成漏者,在頸則曰瘰,在痔則曰痔。--明·樓英《醫學綱目》
  、瘺)lòu
  lǘ 1.佝僂,駝背。
更多詳解
   lou
  部首 疒 部首筆畫 05 總筆畫 14
  
  fistula;
  
  (1)
  、瘺
  lòu
  (2)
  頸腫大的病。即頸部淋巴結核 [lymph tuberculosis]
  合水多鰧魚,狀如鱖…食者不癰,可以。--《山海經》。郭璞註,癰屬也。”
  (3)
  管 [fistula]。人或動物體深部膿腫,體表或髒器之間形成的管道。病竈分泌物由此管流出
  ,即漏也。經年成漏者,在頸則曰瘰,在痔則曰痔。--明·樓英《醫學綱目》
  
  (
  lòu ㄌㄡ╝
  中醫指頸部生瘡,久而不愈,常出濃水。
  〔~管〕身體內因發生病變而嚮外潰破所形成的管道,病竈裏的分泌物由此流出。
  鄭碼tuzm,u7618,gbkf0fc
  筆畫數14,部首疒,筆順編號41341431234531
康熙字典
午集中  【字彙】力候切,音漏。瘺瘡。亦作瘺。考證:〔【字彙】力侯切,音漏。〕 謹照原文力侯切改力候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