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簡異體:  ()拼音: 部首: 總筆畫: 13部外筆畫: 8UTF-8: E7 98 80
 
UTF-16: 7600UTF-32: 00007600GB 2312: 8086GB 12345: 8086Big 5: B7EF倉頡: KYSY
 
四角碼: 0013.3一字全碼: yu1neyu一字雙碼: yuneyu一字單碼: yny漢字結構: 圍閤結構漢字層次: 6
 
筆畫: 丶一丿丶一丶一????丿丿㇏丶丶筆順編號: 4134141533444筆順讀寫: 捺橫撇捺橫捺橫折撇撇捺捺捺他人筆順: 4134141533444
 
部件組構: 疒(广(丶厂(一丿))冫(丶一))於(方(丶万(一(????丿)))仒(????(丿㇏)⺀(丶丶)))
簡單解釋
  
  yū
  血液凝滯:血。活血化
  
  筆畫數:13;
  部首:疒;
  筆順編號:4134141533444
詳細解釋
  
  yū
  【動】
  同“淤”。凝滯〖siltup〗
  ,積血也。從疒,於聲。——《說文》
  形銷鑠而傷。——《楚辭·九辯》
  又如:血(體內某部位血液滯;凝滯不流通的血);肉(有病變的肌肉)
  鬱積;停滯〖pent-up〗
  傷寒熱在裏,身必發黃。——漢·張仲景《傷寒論》
  又如:疾(停滯和急趨);傷(氣血鬱積成病)
更多簡解
  〈動〉
  同淤”。凝滯
  ,積血也。從疒,於聲。--《說文》
  形銷鑠而傷。--《楚辭·九辯》
  又如血(體內某部位血液滯;凝滯不流通的血);肉(有病變的肌肉)
  鬱積;停滯
  傷寒熱在裏,身必發黃。--漢·張仲景《傷寒論》
  又如疾(停滯和急趨);傷(氣血鬱積成病)
  yū積血~血。
更多詳解
   yu
  部首 疒 部首筆畫 05 總筆畫 13
  
  yū
  〈動〉
  (1)
  同淤”。凝滯 [silt up]
  ,積血也。從疒,於聲。--《說文》
  形銷鑠而傷。--《楚辭·九辯》
  (2)
  又如血(體內某部位血液滯;凝滯不流通的血);肉(有病變的肌肉)
  (3)
  鬱積;停滯 [pent-up]
  傷寒熱在裏,身必發黃。--漢·張仲景《傷寒論》
  (4)
  又如疾(停滯和急趨);傷(氣血鬱積成病)
  
  yū ㄩˉ
  血液凝滯~血。活血化~。
  鄭碼tsot,u7600,gbkf0f6
  筆畫數13,部首疒,筆順編號4134141533444
康熙字典
午集中  【集韻】依倨切【集韻】【韻會】【正韻】依據切,????音????。【說文】積血也。【楚辭·九辯】形銷鑠而傷。【註】銷鑠傷,身體燋枯,被病久也。又【揚子·太????經】八爲疾。【註】,疾也。 又【集韻】衣虛切,音於。義同。
說文解字
編號:4704  積血也。從疒於聲。 依倨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