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簡異體: | (含) | 拼音: | hán, hàn | 部首: | 王玉 | 總筆畫: | 11 | 部外筆畫: | 7 | | UTF-8: | E7 90 80 | UTF-16: | 7400 | UTF-32: | 00007400 | Big 5: | D672 | 倉頡: | MGOIR | | 四角碼: | 1816.2 | 一字全碼: | han2yuhan | 一字雙碼: | hayuha | 一字單碼: | hyh | 漢字結構: | 左(中)右 | | 漢字層次: | 6 | 筆畫: | 一一丨一丿㇏丶丨????一 | 筆順編號: | 11213445251 | 筆順讀寫: | 橫橫竪橫撇捺捺折竪折橫 | 他人筆順: | 11213445251 | | 部件組構: | ????(一土(十(一丨)一))含(今(亽(人(丿㇏)丶))口(冂(丨????)一)) |
|
|
琀 hán 古代放在死者嘴裏的珠玉等:“殯琀之物,一皆絶之。” 筆畫數:11; 部首:王; 筆順編號:11213445251 |
|
琀 hán 【名】 古代塞在死者嘴裏的珠玉〖jadepieceputinthemouthofthedeaduponburial〗 琀,送死口中玉也。——《說文》 玉貝曰琀。——《荀子·大略》 字本作“含” 含者何?口實也。——《公羊傳·文公五年》 |
|
1.古代含在死者口中的珠、玉、貝等物。經典多作「含」。 |
|
午集上 【唐韻】【韻會】【正韻】????鬍紺切,音憾。【說文】賵賻琀襚,皆贈喪之物。珠玉曰琀。 又或作含。【周禮·春官·典瑞】共含玉。【註】含玉柱左右顚,及在口中者。 又通作唅。【晉書·皇甫謐傳】????唅之物。 又【集韻】鬍南切,音含。義同。考證:〔【周禮·春官·典瑞】共含玉。【註】含玉柱左右顄,及在口中者。〕 謹照原文顄改顚。按顚與????同。 |
|
編號:203 送死口中玉也。從玉從含,含亦聲。 鬍紺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