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簡異體:  ()繁異體:  ()拼音: 部首: 總筆畫: 15部外筆畫: 11
 
UTF-8: E7 8D 98UTF-16: 7358UTF-32: 00007358Big 5: E675倉頡: FKIK四角碼: 9743.4
 
一字全碼: bi4biquan一字雙碼: bibiqu一字單碼: bbq漢字結構: 上(中)下漢字層次: 6筆畫: 丶丿丨????丨丿㇏丿一丿㇏一丿㇏丶
 
筆順編號: 432523431341344筆順讀寫: 捺撇竪折竪撇捺撇橫撇捺橫撇捺捺他人筆順: 432523431341344
 
部件組構: 敝(㡀(丷(丶丿)冂(丨????)????(丨八(丿㇏)))攵(????(丿一)乂(丿㇏)))犬(大(一人(丿㇏))丶)
簡單解釋
  
  bì
  古同“斃”。
  
  筆畫數:15;
  部首:犬;
  筆順編號:432523431341344
詳細解釋
  1.倒僕。 2.死。 3.獸名。
更多簡解
  bì 1.死亡;滅亡。 2.通"弊"。疲憊;睏頓。 3.通"弊"。指使疲睏,使衰敗。 4.通"弊"。殘破,破舊。 5.通"弊"ˇ處;弊病。 6.通"幣"。繒帛。參見"梗"。
康熙字典
巳集下  【唐韻】【集韻】????毗祭切,音幣。【說文】頓僕也。從犬,敝聲。引春秋傳:與犬,犬。○按今《左傳·僖四年》本作斃。【爾雅·釋木】木自柛。【註】,踣也。 又【廣韻】睏也,惡也。 又【集韻】蒲結切,音蹩。僕也。或作斃。 又便滅切,音嫳。義同。【說文】或從死,作斃。考證:〔【爾雅·釋木】木自神。〕 謹照原文神改柛。
說文解字
編號:6329  頓僕也。從犬敝聲。《春秋傳》曰:“與犬,犬。” 毗祭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