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簡異體: | 猶 | 繁異體: | (䚻 尤 猷 ???? 蕕 謠) | 拼音: | yóu, shā, yáo | 部首: | 犭犬 | 總筆畫: | 12 | 部外筆畫: | 9 | | UTF-8: | E7 8C B6 | UTF-16: | 7336 | UTF-32: | 00007336 | GB 12345: | 5144 | Big 5: | B553 | 倉頡: | KHTCW | | 四角碼: | 4826.1 | 一字全碼: | you2quanqiu | 一字雙碼: | yoquqi | 一字單碼: | yqq | 漢字結構: | 左(中)右 | 漢字層次: | 7 | | 筆畫: | 丿????丿丶丿一丨????丿乚一一 | 筆順編號: | 353431253511 | 筆順讀寫: | 撇折撇捺撇橫竪折撇折橫橫 | 他人筆順: | 353431253511 | | 部件組構: | 犭((丿????)丿)酋(丷(丶丿)酉(西(一????(冂(丨????)儿(丿乚)一))一)) |
|
|
猶 yóu 見“猶”。 筆畫數:12; 部首:犭; 筆順編號:353431253511 |
|
1.獸名。猴屬。 2.犬子。 3.五尺犬。 4.同;和……一樣。 5.均;同樣地。 6.欺詐。 7.可;可以。 8.同「猷」。①圖謀;謀劃。②道;法則。③道路。④言;談。⑤圖畫。⑥順。 9.副詞。①表示程度。相當於「已」、「太」。②表示某種情況持續不變。相當於「仍」、「仍然」。 10.連詞。①尚且。多與「況」配合使用,表示反問。②如果。多與連詞「則」相呼應。 11.通「由」。①從。②因;由於。 12.罪過;責怪。 13.和悅貌。也作「油」。 14.臭草。藉指惡臭。 15.通「欲」。打算。 16.通「誘」。誘導。 17.姓。 18.徒歌,無音樂伴奏的歌唱。 19.通「搖」。搖動。 |
|
猶shā 1.舊時我國南方少數民族名。猶人多在廣西一帶沿江遷流,居無定所。 |
|
巳集下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說文】玃屬。從犬,酋聲。【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世謂不決曰猶豫。或作????。【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麯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 又【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 又【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又【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 又【集韻】可止之辭也。【詩·魏風】上愼旃哉,猶來無止。【傳】猶,可也。 又本作猷。【詩·小雅】剋壯其猶。【傳】猶,道也。【箋】猶,謀也,兵謀也。【疏】能光大其運謀之道。【又】謀猶回遹。【箋】謀爲政之道。又【大雅】王猶允塞。【箋】猶,謀也。 又【廣韻】尚也。【禮·檀弓】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 又【詩·周頌】嶞山喬嶽,允猶翕河。【箋】猶,圖也。小山及高嶽,皆信按山川之圖而次序祭之。 又夷猶。【禮·檀弓】君子蓋猶猶爾。【註】疾舒之中。【楚辭·九歌】君不行兮夷猶。 又【管子·地員篇】下土曰五猶。五猶之狀如糞。 又【前漢·地理志】厹猶縣,屬臨淮郡。 又姓。【正字通】宋猶道明。 又【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集韻】本作䚻。徒歌也。或作謠。 又與搖通。【禮·檀弓】詠斯猶,猶斯舞。【註】猶當爲搖,謂身動搖也。秦人猶搖聲相近。【釋文】猶依註作搖,音遙。 又【廣韻】【集韻】????居祐切,音究。【爾雅·釋獸音義】弋又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餘救切,音柚。【爾雅·釋獸音義】羊救反。 又葉餘久切,音酉。【詩·小雅】式相好矣,無相猶矣。好葉許厚反。考證:〔【詩·衞風】尚愼旃哉,猶來無止。〕 謹照原文衞風改魏風。 |
|
編號:6339 玃屬。從犬酋聲。一曰隴西謂犬子爲猷。 以周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