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簡異體:  ()繁異體:  ( )拼音: gǒng, jú
 
部首: 扌手總筆畫: 9部外筆畫: 6
 
UTF-8: E6 8B B1UTF-16: 62F1UTF-32: 000062F1
 
GB 2312: 2516GB 12345: 2516Big 5: ABFD
 
倉頡: QTC四角碼: 5408.1一字全碼: gong3shougong
 
一字雙碼: gosogo一字單碼: gsg漢字結構: 左(中)右
 
漢字層次: 6筆畫: 一亅一一丨丨一丿㇏筆順編號: 121122134
 
筆順讀寫: 橫竪橫橫竪竪橫撇捺他人筆順: 121122134
 
部件組構: 扌((一亅)一)共(龷(卄(十(一丨)丨)一)八(丿㇏))
 
簡單解釋
猪鼻拱
  
  gǒng
  兩手抱拳上舉,以表敬意:手。揖。
  兩手合圍:抱。木。璧。
  環繞:衛。護。北(衆星環衛北極星)。
  聳起,隆起,彎麯成弧形:肩縮背。頂。門。橋。
  嚮上或嚮前推,頂動:芽。蟲子土。
  姓。
  
  筆畫數:9;
  部首:扌;
  筆順編號:121122134
詳細解釋
  
  gǒng
  【動】
  (形聲。從手,共聲。本義:抱拳,斂手。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同本義〖salutewiththehandsfolded〗
  ,斂手也。——《說文》。註:“謂沓其手。右手在內,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兇拜反是。九拜必皆手。”
  子路而立。——《論語》
  頤羀垂。——《禮記·玉藻》
  與我其璧。——《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註:“,謂合兩手也。”
  把之桐梓。——《孟子·告子上》
  文武並用,垂而治。——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子路而立。——《論語·微子》
  又如:默(手不言,以避免惹是非);伏(兩手抱拳以示服從。伏:屈服);手聽命(服從對方,不敢反抗);候(手相候;恭候);揖(手作揖以示敬意)
  圍繞,環繞〖surround〗
  衆星北辰。——晉·傅玄《明君》
  又如:衆星月;繞(環繞);鬥(環衛北斗星);北(衆星圍繞北辰)
  肢體彎麯成弧形〖humpup〗
  座上衆精聞言,都身對老竜作禮。——《西遊記》
  又如:肩縮背
  動物的背嚮上突起〖arch〗。如:貓
  用粗嘴臉嚮上或嚮前頂掀〖digearthwiththesnout〗
  野豬一夜工夫能完一畝紅薯。——《獵戶》
  又如:豬
  嚮上或嚮外鑽〖sproutupthroughtheearth〗。如:新出的芽兒把土都起來了
  爬到身體上〖ride〗。如:我的裙子到膝蓋上面來了
  
  
  gǒng
  【形】
  兩手合圍,常用來表達樹木的粗細〖spanwithhands〗
  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矣!——《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木(徑圍有兩臂合圍大的樹);把(:兩手合圍;把:一手滿握。常用來比擬樹木枝幹的大小)
  建築物呈弧形的〖arch〗。如:橋;壩;己(垂)
  
  gǒng
  【名】
  通“珙”。大璧〖bigjade〗
  與我其璧,吾獻其柩。——《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雖有璧,以先駟馬。——《老子·六十二章》
  
  
  gǒngbà
  〖archdam〗一種建築在峽𠔌中的攔水壩,做成水平形,凸邊面嚮上遊,兩端緊貼着峽𠔌壁
  
  gǒngbào
  〖encircle〗
  兩臂合抱
  〖山巒〗環繞;環抱
  群峰
  
  gǒngbì
  〖big,roundjadewithaholeinit〗大璧,少指珍貴的物品
  籠歸,舉傢慶賀,雖連城璧不啻也。——《聊齋志異·促織》
  
  gǒngdǐng
  〖vault〗穹窿狀覆蓋物的頂部
  
  gǒngdù
  〖surround〗輕微凸度、形或麯度(例如梁、甲板或道路的)
  
  gǒnggāo
  〖arch〗鋼板彈簧中主彈簧片與簧眼中心綫之間的垂直距離
  
  gǒngjiān
  〖spandrel〗∶背綫與相鄰綫腳之間的墻面或鑲板;特指背綫左右麯綫與包含的直角之間的裝飾空間;具有肩形狀和性質的一塊面積
  〖camber〗∶侵蝕導致的表面地質結構由山頂嚮相鄰的山𠔌下彎
  〖humpup〗∶雙肩上聳
  
  gǒngláng
  〖triforium〗教堂側廊上層的走廊或露天通道,典型的為中殿連和高側窗之間的一層通道
  
  gǒngmén
  〖archeddoor〗上端呈弧形的門
  
  gǒngqiáo
  〖archbridge〗以作為主要支承構件的橋梁
  黃石
  
  gǒngshǒu
  〖makeanobeisancebycuppingonehandintheotherbeforechest〗兩手抱拳,以示恭敬,服從
  你若同他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的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儒林外史》
  
  gǒngshǒu
  〖submissively〗∶妥協地;順從地
  手相讓
  〖easy;easily〗∶容易,毫不費力地
  於是秦人手而取西河之外。——漢·賈誼《過秦論》
  
  gǒngwèi
  〖surroundandprotect〗環繞;衛護
  那衛在泰山膝蓋下的無數小饅頭,卻是徂徠山等許多著名的山嶺。——《泰山極頂》
  
  gǒngxuàn
  〖arch〗形建築物上成弧形的部分。又名“券(xuàn”)
  柱,
  gǒngzhù,gǒngdūn
  〖vaultingshaft〗一根垂直的構件(如壁柱或柱),從它建起穹肋,並且通常是簇柱之一或構成較大墩子的一部分


  Yi Liu Chuigong. - "Book of Rites Jade algae"
更多簡解
  
  (形聲。從手,共聲。本義抱拳,斂手。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同本義
  ,斂手也。--《說文》。註謂沓其手。右手在內,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兇拜反是。九拜必皆手。”
  子路而立。--《論語》
  頤?
  與我其璧。--《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註,謂合兩手也。”
  把之桐梓。--《孟子·告子上》
  文武並用,垂而治。--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子路而立。--《論語·微子》
  又如默(手不言,以避免惹是非);伏(兩手抱拳以
  gǒng
  ⒈兩手在胸前相合成拳狀,〈表〉敬意低頭~手。打~作揖。
  ⒉兩手合圍此樹~矣。
  ⒊環繞衆星~北斗。
  ⒋頂,推~芽。蚯蚓~土。豬使嘴~地。
  ⒌聳起貓~一~腰。
  ⒍建築物上的弧形結構~梁。進~門。走~橋。
更多詳解
   gong
  部首 扌 部首筆畫 03 總筆畫 09
  
  arch;hump up;surround;cove;
  
  gǒng
  (1)
  (形聲。從手,共聲。本義抱拳,斂手。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2)
  同本義 [salute with the hands folded]
  ,斂手也。--《說文》。註謂沓其手。右手在內,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兇拜反是。九拜必皆手。”
  子路而立。--《論語》
  頤羀垂。--《禮記·玉藻》
  與我其璧。--《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註,謂合兩手也。”
  把之桐梓。--《孟子·告子上》
  文武並用,垂而治。--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子路而立。--《論語·微子》
  (3)
  又如默(手不言,以避免惹是非);伏(兩手抱拳以示服從。伏屈服);手聽命(服從對方,不敢反抗);候(手相候;恭候);揖(手作揖以示敬意)
  (4)
  圍繞,環繞 [surround]
  衆星北辰。--晉·傅玄《明君》
  (5)
  又如衆星月;繞(環繞);鬥(環衛北斗星);北(衆星圍繞北辰)
  (6)
  肢體彎麯成弧形 [hump up]
  座上衆精聞言,都身對老竜作禮。--《西遊記》
  (7)
  又如肩縮背
  (8)
  動物的背嚮上突起 [arch]。如貓
  (9)
  用粗嘴臉嚮上或嚮前頂掀[dig earth with the snout]
  野豬一夜工夫能完一畝紅薯。--《獵戶》
  (10)
  又如豬
  (11)
  嚮上或嚮外鑽 [sprout up through the earth]。如新出的芽兒把土都起來了
  (12)
  爬到身體上 [ride]。如我的裙子到膝蓋上面來了
  
  gǒng
  (1)
  兩手合圍,常用來表達樹木的粗細 [span with hands]
  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矣!--《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2)
  又如木(徑圍有兩臂合圍大的樹);把(兩手合圍;把一手滿握。常用來比擬樹木枝幹的大小)
  (3)
  建築物呈弧形的 [arch]。如橋;壩;己(垂)
  
  gǒng
  通珙”。大璧 [big jade]
  與我其璧,吾獻其柩。--《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雖有璧,以先駟馬。--《老子·六十二章》
  
  gǒngbà
  [arch dam] 一種建築在峽𠔌中的攔水壩,做成水平形,凸邊面嚮上遊,兩端緊貼着峽𠔌壁
  
  gǒngbào
  (1)
  [encircle]
  (2)
  兩臂合抱
  (3)
  [山巒]環繞;環抱
  群峰
  
  gǒngbì
  [big,round jade with a hole in it] 大璧,少指珍貴的物品
  籠歸,舉傢慶賀,雖連城璧不啻也。--《聊齋志異·促織》
  
  gǒngdǐng
  [vault] 穹窿狀覆蓋物的頂部
  
  gǒngdù
  [surround] 輕微凸度、形或麯度(例如梁、甲板或道路的)
  
  gǒnggāo
  [arch] 鋼板彈簧中主彈簧片與簧眼中心綫之間的垂直距離
  
  gǒngjiān
  (1)
  [spandrel]∶背綫與相鄰綫腳之間的墻面或鑲板;特指背綫左右麯綫與包含的直角之間的裝飾空間;具有肩形狀和性質的一塊面積
  (2)
  [camber]∶侵蝕導致的表面地質結構由山頂嚮相鄰的山𠔌下彎
  (3)
  [hump up]∶雙肩上聳
  
  gǒngláng
  [triforium] 教堂側廊上層的走廊或露天通道,典型的為中殿連和高側窗之間的一層通道
  
  gǒngmén
  [arched door] 上端呈弧形的門
  
  gǒngqiáo
  [arch bridge] 以作為主要支承構件的橋梁
  黃石
  
  gǒngshǒu
  [make an obeisance by cupping one hand in the other before chest] 兩手抱拳,以示恭敬,服從
  你若同他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的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儒林外史》
  
  gǒngshǒu
  (1)
  [submissively]∶妥協地;順從地
  手相讓
  (2)
  [easy;easily]∶容易,毫不費力地
  於是秦人手而取西河之外。--漢·賈誼《過秦論》
  
  gǒngwèi
  [surround and protect] 環繞;衛護
  那衛在泰山膝蓋下的無數小饅頭,卻是徂徠山等許多著名的山嶺。--《泰山極頂》
  
  gǒngxuàn
  [arch] 形建築物上成弧形的部分。又名券(xuàn)
  柱,
  gǒngzhù,gǒngdūn
  [vaulting shaft] 一根垂直的構件(如壁柱或柱),從它建起穹肋,並且通常是簇柱之一或構成較大墩子的一部分
  
  gǒng ㄍㄨㄥˇ
  (1)
  兩手抱拳上舉,以表敬意~手。~揖。
  (2)
  兩手合圍~抱。~木。~璧。
  (3)
  環繞~衛。~護。~北(衆星環衛北極星)。
  (4)
  聳起,隆起,彎麯成弧形~肩縮背。~頂。~門。~橋。
  (5)
  嚮上或嚮前推,頂動~芽。蟲子~土。
  (6)
  姓。
  鄭碼deo,u62f1,gbkb9b0
  筆畫數9,部首扌,筆順編號121122134


  Another example is the spandrel shrink back
  Animals back on the protrusion [arch]. Arch arch of the back as a cat
  [Encircle]
康熙字典
卯集中  【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鞏。【說文】斂手也。【徐曰】兩手大指相拄也。【書·武成】垂而天下治。【註】垂衣手也。【禮·玉藻】凡侍於君垂。【疏】沓手也。身俯則宜手沓而下垂也。 又【爾雅·釋詁】執也。【註】兩手合持爲。【左傳·僖三十二年】爾墓之木矣。 又翊,環衞也。 又與珙通。大璧也。【左傳·襄二十八年】與我其璧。 又州名。漢????留郡,宋置州。 又姓。明景泰進士廷臣。 又【集韻】居容切,音恭。左傳,璧。徐邈讀。 又居用切,供去聲。亦斂手也。 又渠竹切,音????。【廣雅】法也。◎按屋韻渠竹切,與沃韻渠玉切相近,讀者宜細分。 或省作共。
說文解字
編號:7800  斂手也。從手共聲。 居竦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