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簡異體: 繁異體:  ( ????)拼音: huái部首: 忄心總筆畫: 19部外筆畫: 16
 
UTF-8: E6 87 B7UTF-16: 61F7UTF-32: 000061F7GB 12345: 2719Big 5: C368倉頡: PYWV
 
四角碼: 9403.2一字全碼: huai2xinhuai一字雙碼: huxihu一字單碼: hxh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6
 
筆畫: 丶丶丨丶一丨????丨丨一亅丶一丿㇏丿????丿㇏筆順編號: 4424125221241343534筆順讀寫: 捺捺竪捺橫竪折竪竪橫竪捺橫撇捺撇折撇捺他人筆順: 4424125221241343534
 
部件組構: 忄(丶丶丨)褱(亠(丶一)罒(????(冂(丨????)丨丨)一)氺(亅(冫(丶一)(丿㇏)))????(丿????(丿㇏)))
簡單解釋
  
  huái
  見“”。
  
  筆畫數:19;
  部首:忄;
  筆順編號:4424125221241343534
詳細解釋
  1.胸前;裡。 2.胸抱。 3.恩愛;情意。 4.心意;心情。 5.藏。 6.孕。 7.包圍;囊括。 8.念;思念。 9.使人念;安撫。 10.憂傷;哀憐。 11.至;來。 12.巧言善辯。 13.饋遺;贈送。 14.古地名。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 15.姓。
康熙字典
卯集上  〔古文〕褱【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乎乖切,????音槐。【說文】念思也。從心褱聲。【論語】君子德。又歸也。【書·大禹謨】黎民之。【註】歸之也。 又來也。【詩·齊風】曷又止。又【周頌】柔百神。【註】,來也。 又安也。【書·秦誓】邦之榮。【詩·王風】哉。 又包也。【書·堯典】蕩蕩山襄陵。 又藏也。【論語】其寶,而迷其邦。【禮·麯禮】其有核者,其核。 又慰也。【詩·檜風】之好音。 又抱,胷臆也。【左傳·成十七年】瓊瑰盈吾乎。【論語】然後免於父母之。 又傷也。【詩·邶風】願言則。【毛傳】,傷也。 又私也。【詩·小雅】每靡及。【箋】,私也。 又【爾雅·釋詁】至也。【註】齊魯之會郊曰。【詩·小雅】允不忘。【箋】至也。至信不忘。 又【爾雅·釋詁】止也。【疏】至止也。 又【釋名】,回也。本有去意,回來就已也。亦言歸也,來歸已也。 又【諡法】慈仁哲行曰。又地名。【書·禹貢】覃底績。 又州名。春秋時野王邑,漢河內郡,唐置州。 又姓。三國吳尚書郞敘。 又通作褢。【前漢·許後傳】褢誠秉忠。 又葉鬍隈切,音回。【詩·周南】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 又葉呼回切,音揮。【楚辭·九歌】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回兮顧。羌生色兮娛人,觀者憺兮忘歸。【魏文帝·苦寒行】延頸長太息,遠行多所。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 又葉苦禾切,音窠。【淮南子·時則訓】平而不阿,明而不苛。包裹覆露,無不囊。 【周伯琦曰】褱,藏挾於衣中也。從衣,眔聲。心之所恖念藏貯亦曰褱。隷作。考證:〔【楚辭·九歌】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回兮顧。羌生色以娛人,觀者憺以忘歸。〕 謹照原文兩以字????改爲兮字。〔【淮南子·五位篇】平而不阿,明而不苛。包裹覆露,無不囊。〕 謹照原書,五位篇改爲時則訓。
說文解字
編號:6727  念思也。從心褱聲。 戶乖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