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簡異體:  ()繁異體:  ( )拼音: mǐn, fēn部首: 總筆畫: 13部外筆畫: 9
 
UTF-8: E6 84 8DUTF-16: 610DUTF-32: 0000610DGB 2312: 7710GB 12345: 7710Big 5: B75D
 
倉頡: RKP四角碼: 7833.4一字全碼: min3minxin一字雙碼: mimixi一字單碼: mmx漢字結構: 上(中)下
 
漢字層次: 6筆畫: ????一????一乚丿一丿㇏丶乚丶丶筆順編號: 5151531344544筆順讀寫: 折橫折橫折撇橫撇捺捺折捺捺他人筆順: 5151531344544
 
部件組構: 敃(民(((????一)????)(一乚))攵(????(丿一)乂(丿㇏)))心(丶(乚丶丶))
簡單解釋
  
  mǐn
  同“憫”②。
  
  筆畫數:13;
  部首:心;
  筆順編號:5151531344544
詳細解釋
  
  mǐn
  【名】
  (形聲。從心,敃(mǐn)聲。本義:憂患;痛心的事)同本義〖hardship;misery;suffering〗
  ,痛也。——《說文》
  以致兮。——屈原《九章·惜誦》
  吾代二子矣。——《左傳·昭公元年》。註:“憂也。”
  又如:(傷心的樣子);傷(哀傷);悴(哀傷);兇(父母之喪)
  
  
  mǐn
  【動】
  憐憫;哀憐〖takepityon〗
  祖母劉,臣孤弱,躬親撫養。——李密《陳情表》
  又如:惜(憐恤);念(猶憐憫);隸(服苦役的奴隸)
  愛撫;撫養〖showtendercareof;foster〗。如:愛(憐愛);恤(撫恤)
更多簡解
  
  (形聲。從心,敃聲。本義憂患;痛心的事) 同本義
  ,痛也。--《說文》
  以致兮。--屈原《九章·惜誦》
  吾代二子矣。--《左傳·昭公元年》。註憂也。”
  又如(傷心的樣子);傷(哀傷);悴(哀傷);兇(父母之喪)
  
  憐憫;哀憐
  祖母劉,臣孤弱,躬親撫養。--李密《陳情表》
  又如惜(憐恤);念(猶憐憫);隸(服苦役的奴隸)
  愛撫;撫養
  mǐn
  ⒈哀憐~惜。憐~。
  ⒉憂愁。憂患。
  hūn 1.昏亂。參見""﹑"滑涽"。
  miàn 1.暗淡無光。
更多詳解
   min
  部首 心 部首筆畫 04 總筆畫 13
  
  mǐn
  (1)
  (形聲。從心,敃(mǐn)聲。本義憂患;痛心的事) 同本義 [hardship;misery;suffering]
  ,痛也。--《說文》
  以致兮。--屈原《九章·惜誦》
  吾代二子矣。--《左傳·昭公元年》。註憂也。”
  (2)
  又如(傷心的樣子);傷(哀傷);悴(哀傷);兇(父母之喪)
  
  mǐn
  (1)
  憐憫;哀憐 [take pity on]
  祖母劉,臣孤弱,躬親撫養。--李密《陳情表》
  (2)
  又如惜(憐恤);念(猶憐憫);隸(服苦役的奴隸)
  (3)
  愛撫;撫養 [show tender care of;foster]。如愛(憐愛);恤(撫恤)
  
  mǐn ㄇㄧㄣˇ
  同憫”②。
  鄭碼yybw,u610d,gbkedaa
  筆畫數13,部首心,筆順編號5151531344544
康熙字典
卯集上  〔古文〕㥸【唐韻】眉殞切【集韻】【韻會】美隕切,????音閔。【說文】痛也。從心敃聲。【廣韻】悲也,憐也。【增韻】恤也,傷也。【左傳·昭元年】吾代二子矣。 又【諡法】在國遭憂曰,在國逢囏曰,禍亂方作曰,使民悲傷曰。 又【集韻】或作緡。 又通作閔。【春秋】魯閔公。【史記】【漢書】作。 亦省作????。【後漢·蓋寬饒傳】????傷寬饒,忠直憂國。 又【集韻】忙覲切,音近悶。強也。【鄭康成曰】民不作勞。 又【集韻】敷文切,音芬。心亂也。 【正字通】趙宦光謂不與閔通,太泥。
說文解字
編號:6870  痛也。從心敃聲。 眉殞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