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簡異體:  ()繁異體:  ()拼音: shì, tǐ部首: 總筆畫: 12部外筆畫: 9
 
UTF-8: E5 BE A5UTF-16: 5FA5UTF-32: 00005FA5Big 5: D8F6倉頡: HOAMO四角碼: 2628.1
 
一字全碼: shi4chishi一字雙碼: sicisi一字單碼: scs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6筆畫: 丿丿丨丨????一一一丨一丿㇏
 
筆順編號: 332251112134筆順讀寫: 撇撇竪竪折橫橫橫竪橫撇捺他人筆順: 332251112134
 
部件組構: 彳(丿亻(丿丨))是(日(冂(丨????)二(一一))????(一龰(⺊(丨一)丿㇏)))
簡單解釋
  
  shì
  苗條的樣子。
  行走的樣子。
  古同“是”,準則。
  古同“恃”,依仗。
  
  
  tǐ
  停止。
  
  筆畫數:12;
  部首:彳;
  筆順編號:332251112134
詳細解釋
  1.偕行貌;行走貌。 2.準則。 3.用同「恃」。依仗。 4.苗條貌。 5.停止。
更多簡解
  shì 1.偕行貌。 2.同"恃"。
康熙字典
寅集下  【唐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音匙。【說文】,行貌。 又【廣韻】承紙切【集韻】上紙切,????匙上聲。【廣韻】行貌。朝鮮語也。 又【集韻】徒駭切,音䈆。義同。 又【廣韻】池爾切【集韻】丈尒切,????音豸。【集韻】行衙衙謂之。 又【集韻】度皆切,音????。徍,行貌。 又【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細而有容謂之貌,或曰。【註】言偕也。【釋文】,度皆反。
說文解字
編號:1236  ,行皃。從彳是聲。《爾雅》曰:“,則也。” 是支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