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簡異體: 繁異體:  ( )拼音: , mǐ, ní部首: 總筆畫: 17部外筆畫: 14
 
UTF-8: E5 BD 8CUTF-16: 5F4CUTF-32: 00005F4CGB 12345: 3554Big 5: C0B1倉頡: NMFB
 
四角碼: 1122.7一字全碼: mi2gonger一字雙碼: migoer一字單碼: mge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7
 
筆畫: ????一????一丿㇏丨????丨丿㇏丿㇏丿㇏丿㇏筆順編號: 51513425234343434筆順讀寫: 折橫折橫撇捺竪折竪撇捺撇捺撇捺撇捺他人筆順: 51513425234343434
 
部件組構: 弓((????一)????)爾(一(八(丿㇏)巾(冂(丨????)丨)㸚(爻(乂(丿㇏)乂(丿㇏))爻(乂(丿㇏)乂(丿㇏)))))
簡單解釋
  
  mí
  
  
  mǐ
  均見“”。
  
  筆畫數:17;
  部首:弓;
  筆順編號:51513425234343434
詳細解釋
  1.放鬆弓弦。後作「(expr=弓璽)」。 2.弓張滿。 3.滿;遍。 4.久;久長。 5.遠。 6.廣;大。 7.盡;終極。 8.深。 9.縫合;補救。 10.蹄甲不分明。 11.副詞。表示程度加深。 12.氣貫日。 13.姓。 14.﹝嫛﹞嬰兒貌。 15.止息;消除。也作「弭」。 16.收斂。 17.金飾衡軛之末。一說為車耳。 18.水盛貌。 19.同「婗」。《說文》:「婦人惡貌。」
康熙字典
寅集下  〔古文〕????【廣韻】武移切【集韻】【韻會】民????切,????音迷。【說文】弛弓也。 又【玉篇】徧也。【周禮·春官·大祝】祀社稷禱。【註】猶徧也。 又【類篇】終也。【詩·大雅】誕厥月。【傳】,終也。 又【廣韻】益也。【論語】仰之高,鑽之堅。 又【廣韻】長也,久也。 又遠也。【左傳·哀二十三年】以肥之得備甥也。【註】遠也。 又祲也。【周禮·春官·????祲】掌十煇之法,七曰。【註】者,白虹天也。 又縫,補闕也。【易·繫辭】綸天地之道。【疏】,謂逢補合。【左傳·僖二十六年】縫其闕。 又,猶稍稍也。【前漢·韋賢傳】其失。 又竜,車飾。【史記·禮書】竜所以養威也。【註】索隱曰:謂金飾衡軛爲竜。 又扞,國名。【前漢·西域傳】扞國,今名寧。 又姓。【廣韻】三輔決錄有新豐升。又羌複姓,後秦將軍姐婆觸。 又【類篇】綿批切,音迷。嫛,嬰兒也。【禮·雜記】中路嬰兒失其母焉。【註】嬰,猶嫛也。 又【韻會】母婢切,上聲。【類篇】止也。【韻會】息也。【周禮·春官·小祝】災兵。【前漢·李廣傳】節白檀。【註】節,少安之意。【韻會】通作弭。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