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簡異體:  ()繁異體:  ( )拼音: suī, cuī部首: 夂夊總筆畫: 3
 
UTF-8: E5 A4 8AUTF-16: 590AUTF-32: 0000590A倉頡: NK四角碼: 2740.0
 
一字全碼: sui1piegunna一字雙碼: supina一字單碼: spn漢字結構: 圍閤結構漢字層次: 3
 
筆畫: 丿????㇏筆順編號: 354筆順讀寫: 撇折捺他人筆順: 354
 
部件組構: ????(丿????)㇏
簡單解釋
  
  suī
  〔〕古同“綏綏”,慢慢行走的樣子,如“雄狐。”(今作“有狐綏綏”)。
  
  筆畫數:3;
  部首:夂;
  筆順編號:354
詳細解釋
  1.行走遲緩的樣子。後作「綏」。
更多簡解
  suī 1.緩行貌。參見""。
康熙字典
醜集下  【唐韻】息遺切【集韻】山垂切,????音衰。行遲貌。【說文】,象人兩脛有所躧也。【精薀】安行也。 又【廣韻】楚危切【集韻】初危切,????音吹。義同。 又【玉篇】古文綏字。註詳糸部七畫。
說文解字
編號:3344  行遲曳,象人兩脛有所躧也。凡之屬皆從。 楚危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