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更多詳解·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繁異體: 拼音: bīn, bìn部首: 亻人總筆畫: 12部外筆畫: 10
 
UTF-8: E5 82 A7UTF-16: 50A7UTF-32: 000050A7GB 2312: 5747倉頡: OJOC
 
四角碼: 2328一字全碼: bin1renbin一字雙碼: birebi一字單碼: brb漢字結構: 左(中)右
 
漢字層次: 7筆畫: 丿丨丶丶乛丿丨一丨一丿㇏筆順編號: 324453212134筆順讀寫: 撇竪捺捺折撇竪橫竪橫撇捺他人筆順: 324453212134
 
部件組構: 亻(丿丨)宾(宀(丶冖(丶乛))兵(丘(丿丨工(丅(一丨)一))八(丿㇏)))
簡單解釋
  
  (
  bīn
  接引賓客:相(xi刵g )。
  
  筆畫數:12;
  部首:亻;
  筆順編號:324453212134
詳細解釋
  
  、擯
  bīn
  【動】
  (形聲。從人,賓聲。本義:接引客人)
  同本義〖guide〗
  ,導也。——《說文》
  字亦作擯。註:“出接賓曰擯。”
  擯者,請期。——《儀禮·士冠禮》。註:“在主人曰擯,在客曰介。”
  卿為上擯,大夫為承擯,士為紹擯。——《儀禮·聘禮》
  若有祭祀、賓客、喪紀,則擯。——《周禮·天官·內小臣》
  掌九儀之賓客擯相之禮。——《周禮·秋官·司儀》。註:“出接賓曰擯,入詔禮曰相。”
  又如:士(引導初為士者進見於王);相(迎賓稱,贊禮稱相)
  陳列,擺〖display〗
  爾籩豆。——《詩·小雅·常棣》
  通“擯”。排斥,拋棄〖repel〗
  厥親。——《逸周書》
  諸儒生相與排,不容於齊。——《漢書·主父偃傳》
  通“賓”。尊敬〖respect〗
  山川,所以鬼神也。——《禮記·禮運》
  
  
  
  bīn
  【名】
  迎接客人的人〖waiter〗
  其擯於天子也。——《禮記·麯禮下》。疏:“擯,謂天子接賓客之人也。”
  桓公令者延而上。——《管子·小問》
  者以告列子。——《莊子·列禦寇》
  又如:相(婚禮中陪伴新郎新娘的男子和女子)擯
  另見bìn
更多簡解
  
  (形聲。從人,賓聲。本義接引客人)
  同本義
  ,導也。--《說文》
  字亦作攑。註出接賓曰擯。”
  擯者,請期。--《儀禮·士冠禮》。註在主人曰擯,在客曰介。”
  卿為上擯,大夫為承擯,士為紹擯。--《儀禮·聘禮》
  若有祭祀、賓客、喪紀,則擯。--《周禮·天官·內小臣》
  掌九儀之賓客擯相之禮。--《周禮·秋官·司儀》。註出接賓曰擯,入詔禮曰相。”
  又如士(引導初為士者進見於王);相(迎賓稱,贊禮稱相)
  陳列,
  爾籩豆。--《詩·小雅·常棣》
  通擯”。排斥,拋棄
  厥親
  bìn
  ①導引賓客或以禮迎賓。
  ②指侍從的人。
  ③陳列。
  ④通"攑"。排斥;棄絶。
  bīn 1.尊敬。
  pín 1.皺眉。參見"笑"。
更多詳解
   bin
  部首 亻 部首筆畫 02 總筆畫 12
   1
  (1)
  、攑
  bīn
  (2)
  (形聲。從人,賓聲。本義接引客人)
  (3)
  同本義 [guide]
  ,導也。--《說文》
  (4)
  字亦作攑。註出接賓曰擯。”
  擯者,請期。--《儀禮·士冠禮》。註在主人曰擯,在客曰介。”
  卿為上擯,大夫為承擯,士為紹擯。--《儀禮·聘禮》
  若有祭祀、賓客、喪紀,則擯。--《周禮·天官·內小臣》
  掌九儀之賓客擯相之禮。--《周禮·秋官·司儀》。註出接賓曰擯,入詔禮曰相。”
  (5)
  又如士(引導初為士者進見於王);相(迎賓稱,贊禮稱相)
  (6)
  陳列, [display]
  爾籩豆。--《詩·小雅·常棣》
  (7)
  通擯”。排斥,拋棄 [repel]
  厥親。--《逸周書》
  諸儒生相與排,不容於齊。--《漢書·主父偃傳》
  (8)
  通賓”。尊敬 [respect]
  山川,所以鬼神也。--《禮記·禮運》
  
  (1)
  
  bīn
  (2)
  迎接客人的人 [waiter]
  其擯於天子也。--《禮記·麯禮下》。疏擯,謂天子接賓客之人也。”
  桓公令者延而上。--《管子·小問》
  者以告列子。--《莊子·列禦寇》
  (3)
  又如相(婚禮中陪伴新郎新娘的男子和女子) 擯
  另見bìn
  
  (
  bīn ㄅㄧㄣˉ
  接引賓客~相(xiàng)。
  鄭碼nwpo,u50a7,gbkd9cf
  筆畫數12,部首亻,筆順編號324453212134
康熙字典
子集中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必刃切,賓去聲。導也,相也。【禮·聘義】卿爲上,大夫爲承,士爲紹。又接賓以禮曰,接鬼神亦然。又【禮運】山川所以鬼神也。【註】禮鬼神,而祭山川也。【石經】從手作擯,亦省作賔。 又進也。【周禮·春官】王命諸侯則。 又????也。【詩·小雅】爾籩豆。 又【廣韻】必鄰切【集韻】????民切,????音賔。敬也。 又同擯。【戰國策】六國從親以秦。 又同顰。眉蹙也。【枚乗菟園賦】笑連便。考證:〔【禮·聘義】主人三,賓三介,因賓而作,故從賓。接賓以禮曰,接鬼神亦然。〕 謹按聘義無此文,其見於註中者曰賓見主人陳擯。釋文擯,本又作。下文及註皆同。所謂下文者謂卿爲上擯三句也,是經文擯又作矣。今據此謹以主人三十四字改作卿爲上,大夫爲承,士爲紹。其下文接賓以禮曰,接鬼神亦然。別是一義謹增又字以別之。
說文解字
儐  導也。從人賓聲。擯,或從手。必刃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