裎
|
| 拼音: | chéng, chěng | 部首: | 衤衣 | 总笔画: | 12 | 部外笔画: | 7 | UTF-8: | E8 A3 8E | UTF-16: | 88CE | | UTF-32: | 000088CE | GB 2312: | 8146 | GB 12345: | 8146 | Big 5: | DFF4 | 仓颉: | LRHG | 四角码: | 3621.4 | | 一字全码: | cheng2yicheng | 一字双码: | ceyice | 一字单码: | cyc | 汉字结构: | 左(中)右 | 汉字层次: | 6 | 笔画: | 丶????丨丿㇏丨????一一一丨一 | | 笔顺编号: | 452342511121 | 笔顺读写: | 捺折竖撇捺竖折横横横竖横 | 他人笔顺: | 452342511121 | | 部件组构: | 衤((丶????丨)(丿㇏))呈(口(冂(丨????)一)王(一土(十(一丨)一))) |
| | 裎
裎 chéng 脱衣露体。 古代系玉佩的带子。 裎 chěng 古代一种对襟单衣。 笔画数:12; 部首:衤; 笔顺编号:452342511121 | | 裎 chéng 【名】 裸体,没有穿衣服或脱去衣服的情状〖nude〗 裎,但也。从衣,呈声。——《说文》 裎,袒也。——《广雅》 裎,裸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孟子》 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战国策》 系玉佩的带子〖ribbon〗 佩紟谓之裎。——《方言》。郭璞注:“所以系玉佩带也。” 另见chěng 裎 chěng 【名】 古代的一种对襟单衣〖jacket〗 另见chéng | | 裎
裸体,没有穿衣服或脱去衣服的情状
裎,但也。从衣,呈声。--《说文》
裎,袒也。--《广雅》
裎,裸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孟子》
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战国策》
系玉佩的带子
佩紟谓之裎。--《方言》。郭璞注所以系玉佩带也。”
裎chéng
⒈裸体裸~。
⒉〈古〉系玉佩的带子。
裎chěng 1.对襟单衣。 | | 裎 cheng
部首 衤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2
裎1
chéng
(1)
裸体,没有穿衣服或脱去衣服的情状 [nude]
裎,但也。从衣,呈声。--《说文》
裎,袒也。--《广雅》
裎,裸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孟子》
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战国策》
(2)
系玉佩的带子 [ribbon]
佩紟谓之裎。--《方言》。郭璞注所以系玉佩带也。”
另见chěng
裎2
chěng
古代的一种对襟单衣 [jacket]
另见chéng
裎1
chéng ㄔㄥˊ
(1)
脱衣露体。
(2)
古代系玉佩的带子。
郑码wtjc,u88ce,gbkf1ce
笔画数12,部首衤,笔顺编号452342511121
裎2
chěng ㄔㄥˇ
古代一种对襟单衣。
郑码wtjc,u88ce,gbkf1ce
笔画数12,部首衤,笔顺编号452342511121 | | 申集下 【唐韻】直貞切【集韻】【韻會】馳貞切,????音呈。【類篇】倮也。【孟子】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焦氏·易林】裸裎逐狐,爲人所笑。 又【玉篇】衣揚也。 又【博雅】佩紟謂之裎。【廣韻】裎,佩帶也。 又【揚子·方言】襌衣無袌者,謂之裎衣。 又【集韻】丑郢切,音逞。深衣也。 又丈井切,音徎。直正切,音鄭。義????同。 | | 编号:5318 袒也。从衣呈聲。 丑郢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