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簡單解釋·詳細解釋
·更多簡解·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簡異體: 繁異體:  ( ???? ???? )拼音: hàn, yōu, tān部首: 氵水總筆畫: 14部外筆畫: 11
 
UTF-8: E6 BC A2UTF-16: 6F22UTF-32: 00006F22GB 12345: 2626Big 5: BA7E倉頡: ETLO
 
四角碼: 3413.4一字全碼: han4shuiyou一字雙碼: hasuyo一字單碼: hsy漢字結構: 左(中)右漢字層次: 6
 
筆畫: 丶丶一一丨丨一丨????一一一丿㇏筆順編號: 44112212511134筆順讀寫: 捺捺橫橫竪竪橫竪折橫橫橫撇捺他人筆順: 44112212511134
 
部件組構: 氵(丶冫(丶一))(廿(卄(十(一丨)丨)一)口(冂(丨????)一)夫(二(一一)人(丿㇏)))
簡單解釋
  
  hàn
  見“”。
  
  筆畫數:14;
  部首:氵;
  筆順編號:44112212511134
詳細解釋
  1.水名。 2.天河,銀河。 3.男子。 4.丈夫。 5.怒。 6.種族名。 7.語的簡稱。 8.朝代名。 9.我國古代國名。 10.地名。 11.姓。 12.[汭]同「涒灘」。歲陽名。
更多簡解
  漢yōu 1.見"漢漢"。
康熙字典
巳集上  〔古文〕㵄????【唐韻】呼旰切【集韻】虛旰切【韻會】【正韻】虛汗切,????音熯。水名。【書·禹貢】嶓塚導漾,東流爲。 又天河也。【爾雅·釋天】箕鬥之閒,津也。【史記·天官書】者,亦金之散氣。【揚泉·物理論】,水之精也。【詩·大雅】倬彼雲。 又中,郡名,秦惠王置。【廣輿記】今爲中府。 又口,地名。【廣輿記】陽府,本春秋鄖國地,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陽。 又州名,屬成都府。【韻會】屬廣郡,唐置州。 又半,形容之辭。【張衡·南都賦】天馬半。 又【輟耕錄】今人謂賤丈夫爲子。 又高麗方言謂白曰。見【孫穆·雞林類事】。 又【集韻】他幹切,音攤。太歲在申曰汭。亦作涒灘。 又【韻補】葉詩建切,音扇。【繁欽賦】長唐虎圈,迴望曼衍。槃旋岹嶢,上刺雲。考證:〔【史記·天官書】者,六金之散氣。〕 謹照原文六改亦。
說文解字
編號:6971  漾也。東爲滄浪水。從水,難省聲。 呼旰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