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通南
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相國製文): 冠冕通南極,文章落上臺。
登高望洛城作: 舟通南越貢,城背北邙原。
晨自竹徑至竜興寺崇隱上人院: 佛寺通南徑,僧堂倚北坡。
江雨: 北澗欲通南澗水,南山正繞北山雲。
戲贈段約之: 如何更欲通南埭,割我鍾山一半青。
斜徑: 斜徑遇通南埭路,數傢遙對北山岑。
念奴嬌: 一點心通南極老,錫與長生仙牒。
丁未除夕前二日休假感懷: 潮生水欲通南澗,雪霽雲猶冒北山。
三臺(清明應製): 禦溝漲、潛通南浦。
宴山亭: 新緑暗通南浦。
菩薩蠻(西湖麯): 畫橋百步通南北。
韓耕道交八絶句韻見寄因和答之: 古來帝力通南北,山過焉支嶺度蔥。
適武林入延平界作: 航海通南鄙。
和信仲喜雨二首: 水通南澗漫平汀。
南豐道中: 此路通南國,於今人少行。
蔡元度話其子能言前世事江晦叔有詩次韻: 北澗水通南澗水,南山雲繞北山雲。
信筆: 雨足通南澗,木落見西山。
幽居: 因鋤衰草通南阜,偶洗叢篁見北村。
憶山示聖俞: 越嶺通南奏。
五相: 北巷通南陌,門連五相傢。
緣識: 凝神巧妙通南北。
過陽羅洑: 鉦鼓已通南草市,腥膻欲涴大江波。
連珠池: 小橋通南浦,夾道桑榆緑。
薌林五十詠·過花橋: 北垞通南埭,前花映後花。
李四赴歙州: 名通南省郎官籍,捲續新安郡政詩。
昨日於竹堂后开一迳通南坡甚近从此便於往还遂成日涉之趣矣
: 直通南北兩山春。
次韻楊廷秀太和萬安道中所寄七首: 衹今政教通南粵,亦有大寒桑樹紅。
宴山亭: 新緑暗通南浦。
鄭板橋詩聯選: 南北商行通南北;
落星石十六韻: 照合通南極,高原近太陽。
升庵詩話(8-14): : 北通南詔些樂城,東北距陽苴咩城六千八百。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