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识路
九章·抽思: 魂識路之營營。
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虔): 老病不識路
劉生詩: 咄哉識路行勿休,
再赴渭北使府留別: 識路馬還嘶。
題崇蘭圖二首: 我已夢中都識路,秋風舉袂不踟躕。
謠俗: 出門不識路,羞問陌頭人。
遠歸別墅(一作秋晚歸故居): 漸識路人多。
獻所知: 住僻驊騮皆識路,來頻鸚鵡亦知名。
二月一日作: 老馬已衰寧識路?寒龜未死且搘床。
提刑司封以鄰霄臺佳什垂示輒成拙篇以登厚貺: 於今識路津。
到飛泉: 山如相識路如傢。
復用前韻遣懷呈魯直唐公成季明略: 從今識路窘捷徑,求我莫傍終南山。
用寄成季韻呈魯直: 夢中自古不識路,月在雲際勞梯攀。
和斯立重賦: 馬能識路蹊。
鄞塘田傢: 識路牛羊緣板過,通傢燕雀下檐來。
凌雲九頂: 行人識路亦歸休。
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出門不識路,天街何其長。
戲贈月: 夢中識路亦何為,恰要逢人已自迷。
懷古: 夢中亦識路,欲往先銷魂。
抱膝庵: 擿埴未識路
春送楊彥侯赴試建陽用曾南豐湖水碧韻: 老驥識路何由驤。
扇子詩: 老眼已不識路
棲妻洞: 暗中或識路,塵外別有世。
溪庵十首: 牧馬童乖能識路,操蛇神黠怕移山。
用厚後弟強甫韻: 識路何須待指南。
雪夜不寐偶成短句十首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為韻: 老眼不識路
二月一日作: 老馬已衰寧識路?寒龜未死且搘床。
建安遣興: 夢中識路亦何為。
書喜: 羊牛識路自歸闌。
答聖俞白鸚鵡雜言: 爾能識路知所歸,
送吳生南歸: 識路到不難。
山傢: 放去牛羊識路歸。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