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苕溪有
如夢令: 鬍仔《苕溪漁隱叢話》稱:“此語甚新。
水調歌頭·中秋: 《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隔浦蓮近拍: 《苕溪漁隱叢話》曾批評這句詞說:“檐花二字用杜少陵‘燈前細雨檐花落’,全
登金陵鳳凰臺: 《苕溪漁隱叢話》、《唐詩紀事》都有類似的記載,或許可信。
登嶽陽樓: "《苕溪漁隱叢話》引《西清詩話》雲:"洞庭天下壯觀,自昔騷人墨客題之者衆矣
春宮怨: 而鬍仔《苕溪漁隱叢話》卻斷為杜荀鶴所作,且雲:“故諺雲:杜詩三百首,惟在
尋陸鴻漸不遇: 隱居在苕溪(今浙江吳興),以擅長品茶著名,著有《茶經》一書,被後人奉為“
清溪行(一作宣州清溪): ”(《苕溪漁隱叢話》)
麯江對酒: 後杜甫“自以淡筆改三字”(鬍仔《苕溪漁隱叢話》),由擬人法改為描寫法。
題烏江亭: 宋人鬍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謂這首詩“好異而畔於理……項氏以八千人渡江,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南澗中題: 樂中有憂”(鬍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引);
寄第五尊師: 苕溪煙月久因循,野鶴衣裘獨繭綸。
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四十三韵
題某公宅: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蕩間。
憶秦娥(般涉調): 憶苕溪、寒影透清玉。
宿余杭法喜寺寺後緑野亭望吳興諸山懷孫莘老學士: 北望苕溪轉,遙憐震澤通。
贈莘老七絶: 閑送苕溪入太湖。
於潛女: 苕溪楊柳初飛絮,照溪畫眉渡溪去。
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若炎字四首: 試選苕溪最深處,仍呼我輩不羈人。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 衹有苕溪可倚樓。
送莫郎中致仕歸湖州: 靜泛苕溪月,閑嘗顧渚春。
惜分飛(別吳作): 斷腸千古苕溪路。
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睡起苕溪緑嚮東。
淮陰行五首(其四): ”(《苕溪漁隱叢話》引)是說得不錯的。
寄新頭陀: 一別苕溪多少年。
送慶上人歸湖州因寄道儒座主: 霅水苕溪我舊遊。
: (《苕溪漁隱》)
吳興秋思二首: 不是苕溪厭看月,天涯有程雲樹涼。
驛樓誦詩: 鬍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魏慶之《詩人玉屑》都轉錄了《樹萱錄》的記載。
谪仙怨(集作律诗,题云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滿江紅: 問何如、兩槳下苕溪,吞雲澤。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