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秋毫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秋毫不犯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剋復之美書懷示息秀纔: 愧無秋毫力,誰念矍鑠翁。
留別於十一兄逖、裴十三遊塞垣: 且願束心秋毫裏。
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微言破秋毫
觀放白鷹二首: 百裏見秋毫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 欹岸側島秋毫末。
飛仙閣: 微徑緣秋毫
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 利器當秋毫
臨邑捨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領所憂…用寬其意: 碣石小秋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 弓矢尚秋毫
山寺: 百裏見秋毫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直欲數秋毫
千秋節有感二首(八月二日為明皇千秋節): 走索背秋毫
送劉四: 聽訟破秋毫,應物利幹將。
村夜二篇: 試筆秋毫勁。
獨酌: 秋毫泰山小。
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 吏不犯秋毫
無可奈何歌: 俾吾為秋毫之杪,吾亦自足,
賈客詞: 心計析秋毫,搖鈎侔懸衡。
奉酬魯望夏日四聲四首。平聲: 藍空含秋毫
荊門病中雨後書懷寄幕中知己: 眼青獨得見秋毫
送胎發筆寄仁公: 內唯胎發外秋毫,緑玉新栽管束牢。
觀李瓊處士畫海濤: 都盧縮在秋毫端。
次韻酬宋妃六首: 得失秋毫豈更嗟。
化城閣: 百裏見秋毫,構雲有高營。
孔子: 學者所得皆秋毫
收????: 君子忍與爭秋毫
雜詠八首: 秋毫不為小,徼外不為遐。
中秋夕寄平甫諸弟: 浮雲吹盡數秋毫,爚爚金波滿滿醪。
送杭州杜戚陳三掾罷官歸鄉: 五鬥未可秋毫小。
僕曩於長安陳漢卿傢見吳道子畫佛碎爛可惜其後十餘年復見之於鮮於子駿傢則已裝背完好子駿以見遺作詩謝之: 神妙獨到秋毫顛。
次韻參寥師寄秦太虛三絶句時秦君舉進士不得: 得喪秋毫久已冥,不須聞此氣崢嶸。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