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曾识面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
答張徹(愈為四門博士時作張徹愈門下士又愈之從子婿): 首敘始識面,次言後分形。
初到江州寄翰林張、李、杜三學士: 碧落三仙曾識面,年深記得姓名無。
感舊: 相識面親心不親。
酬鬍遇: 卻思初識面,仍未有多須。
寄宋州田中丞: 難忘識面初。
寄西山鬍汾: 雖然不識面,要且已消魂。
酬洞庭陳秀纔: 何必要識面,見詩驚苦心。
寄湘幕王重書記: 得似無人識面時。
其三: 識面何遲。
過江夜行武昌山聞黃州鼓角: 未死相逢真識面
次韻章禹直魏道輔贈答之詩: 邂逅識面晚,睏窮理相收。
戲答陳元輿: 東門拜書始識面,鬢發幸未成老翁。
元翁坐中見次元寄到和孔四飲王夔玉傢長韻因次韻率元翁同作寄湓城: 季子未識面,想見眉目俊。
鳳棲梧: 乍可問名賒識面
夢中送僧覺而忘第三聯戲足之: 偶然一識面,別意已超忽。
送華陰隱者: 世人空識面,弟子莫知年。
去不返: 親情未識面,明日便東西。
叢祠: 何必嚮來曾識面,拂塵看字也凄然。
長安鼕夜書事: 春風誰識面,水國但牽腸。
賀明朝: 憶昔花間初識面,紅袖半遮妝臉。
村捨: 亭長聞名不識面,豈知明府是何人。
鳳棲梧: 乍可問名賒識面
浣溪沙: 猶省當來求識面,隔簾清唱倒瓊彝。
糖多令(庚戌六月赴荊閫,宿江亭): 曾識面、兩三鷗。
踏莎行: 當初識面待尋常,爭知識後情如綫。
合歡帶(效柳體): 記是河橋曾識面,兩凝情、欲問還羞。
驀山溪(春半): 偎花識面,對月共論心,攜素手,采香遊,踏遍西池路。
沁園春(自壽): 半非識面,交遊朋友,各已華顛。
沁園春(自壽): 半非識面,交遊朋友,各色華顛。
郡中逢桐廬方冰鑒相士: 七裏灘頭曾識面,五峰城裏又逢君。
祁門道中即事: 識面山川尚可尋,跳丸日月更相侵。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