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手持
杜陵叟: 手持尺牒榜鄉村。
賣炭翁: 手持文書憑證,裝模做樣,自稱是奉旨辦貨。
長幹行: 手持青梅繞着交椅爭奪緊追。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 手持緑玉杖,朝別黃鶴樓。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可能是形容公孫手持紅旗、火炬或劍器作旋轉或滾翻式舞蹈動作,好象一個接一個
石魚湖上醉歌並序: 我手持酒葫蘆瓢,穩坐巴丘山,
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 手持杯珓導我擲,雲此最吉餘難同。
石鼓歌: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將赴吳興登樂遊原: 所以想手持旌麾,遠去江海。
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 手持緑玉杖,朝別黃鶴樓。
宣州九日聞崔四侍禦與宇文太守遊敬亭…寄崔侍禦二首: 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開篇從手持杯酒仰天問月寫起,以下大抵兩句換境換意,盡情詠月抒懷。
前苦寒行二首: 手持白羽未敢釋。
贈張旭: 左手持蟹螯,右手執丹經。
送綦毋三謁房給事: 手持蓮花經,目送飛鳥餘。
送馬錄事赴永陽(一作嘉): 手持三尺令,遣决如流泉。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
贈別晉三處士: 手持道經註已畢,
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示榮唱…用伸酬謝: 手持一白旄,直嚮文場麾。
漁父: 手持一竿竹。
白雲先生王迥見訪: 手持白羽扇,腳步青芒履。
送靈師: 手持南曹敘,字重青瑤鎸。
劉生詩: 手持釣竿遠相投。
遊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 擢手持蟹螯。
九月十日雨中過張伯佳期柳鎮未至以詩招之: 手持殘菊嚮西招。
拜豐陵: 手持木鐸叩三聲。
出門行: 手持琅玕欲有贈,愛而不見心斷絶。
古意: 手持未染彩,綉為白芙蓉。
聽藍溪僧為元居士說維摩經: 手持維摩偈,心嚮居士歸。
青雲驛: 手持鳳尾扇,頭戴翠羽笄。
得樂天書: ”詩人手持遠信,流着淚走回內室,引起了妻兒們的驚疑:接到了誰的來信,引起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