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历
登高: 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
八阵图: 写于大历元年(766)。
咏怀古迹之二: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
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登岳阳楼: 大历三年(768)冬十二月,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登上了神往已
大明: 是本诗最集中、最突出要表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写王季、太任、文王、太姒,不过
长安遇冯著: 约在大历四年(769)应征赴幕到广州。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 。
送李端: 显出了这首诗与大历诗人其他赠别之作的重要区别。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和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诗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关系十分
阁夜: 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阁作所。
咏怀古迹之一: 作者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
长沙过贾谊宅:   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
送灵澈上人: 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代宗大历三年(768)春天,杜甫一家从夔州出三峡,到达江陵。
南征: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
宿江边阁(即后西阁): 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到夔州,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
入宅三首(大历二年春,甫自西阁迁赤甲)
白帝: 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期间。
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 大历二年调玉烛,玄元皇帝圣云孙。
江汉: 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
日暮: 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写下了这首诗。
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
又呈吴郎: 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
孤雁(一作后飞雁): 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初杜甫居夔州时。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凡四十韵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出峡,先是漂泊湖北,后转徙湖南,大历四年正月由岳州
小寒食舟中作: 即大历五年(770)春淹留潭州的时候,表现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
发潭州(时自潭之衡):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准备北归洛阳,终因时局动乱,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唐代宗大历五、六年间(770—771),刘长卿曾任转运使判官、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
调张籍: 这对纠正大历以来诗坛软熟褊浅的诗风,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都列名“大历十才子”,彼此是诗友。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