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载
贈汪倫: 天寶十四載(755),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前往涇縣(今屬安徽)遊桃花潭
夢李白二首之一: 李白與杜甫於天寶四載秋,在山東兗州石門分手後,就再沒見面,但彼此一直深深
喜見外弟盧綸見宿: 據《唐才子傳》捲四載,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為“性耿介,不幹權要”,
宿府: 3、已忍句:指自天寶十四載(七五五)安祿山反至寫此詩,已忍受了十年的伶
沙丘城下寄杜甫: 這首詩可能是天寶四載(745)秋,李白在魯郡送別杜甫、南遊江東之前,回到沙丘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天寶四載,李杜重逢,同遊齊魯。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是在天寶十四載(755)的十月、十一月之間。
恨別: 距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已五六個年頭。
不見(近無李白消息): 杜甫和李白自天寶四載(745)在兗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沒有見面了。
禹廟(此忠州臨江縣禹祠也): 早知乘四載,疏鑿控三巴。
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
謁禹廟: 夏王乘四載,茲地發金符。
江南書情二十韻寄秘閣韋校書貽之商洛宋先輩垂文二同年: 四載加前字,今來未改銜。
秋江雨夜逢詩友: 故友別來三四載,新詩吟得百餘篇。
雷行雨: 豈料四載猶服戎。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二): 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在範陽起兵造反,第二年攻陷潼關。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唐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起兵叛亂,次年長安被攻陷。
感古四首: 四載成地理,七政齊天文。
峽中酬荊南鄭準: 四載安居復有群。
對鏡: 荒郡淹留四載餘。
對酒: 長安不到十四載,酒徒往往成衰翁。
洞庭春色(次宇文總領韻): 因嗟錦城四載,漫贏得、齒豁頭童。
水調歌頭(次果州馮宗丞韻): 四載愧無功。
水調歌頭(留別茶漕二使者): 四載淹留為豆,自笑太勞生。
水調歌頭: 四載分蜀閫,萬裏下吳檣。
沁園春(己未翠山勸農): 四載相望,三春又半,邂逅劭農得縱遊。
滿庭芳: 十四載,裝鑾佛像,塔宇盡光鮮。
一剪梅: 襄樊四載弄幹戈。
大江乘(郭縣尹美任): 東陽四載,但好事、一一為民做了。
陪諸君會史館園: 夢寐別四載,南望無時休。
送李君亮安撫赴闕: 皇帝竜飛十四載,拱手垂衣功不宰。
丞相大觀文馬公先生輓詞三首: 四載鹹淳相,艱哉去國情。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