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名迹
善福精捨示諸生: 豈為名跡侵。
病中上錢尚父: 每慚名跡污賓筵。
送明州王大卿: 一時名跡故應留。
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 求名跡易見,安貞德自彰。
雜麯歌辭·欸乃麯: 偏存名跡在人間,順俗與時未安閑。
詠史: 捲舒混名跡,縱誕無憂患。
漫問相裏黃州: 今已殊名跡
欸乃麯五首: 偶存名跡在人間,順俗與時未安閑。
酬梁二十宋中所贈兼留別梁少府: 未免名跡纍。
姑蘇懷古送秀纔下第歸江南: 我逃名跡遁西林,
十無詩寄桂府楊中丞: 謝公名跡滿江湖。
贈解頭賈嵩: 賈生名跡忽無倫,十月長安看盡春。
途次內黃馬病,寄僧捨呈諸友人: 況無名跡達珠旒。
水調歌頭(湖光亭落成): 名跡竟誰留。
满庭霜(任尝尝为西安太守,风流名迹,图经史牒具载,感今怀古作)
念奴嬌(送李士舉): 金甌名跡
碧峰亭: 復記新名跡
費子範以予銘其父墓持錦物相餉盡歸之姑留洮州緑石研一作詩謝之: 乃翁名跡世人知。
讀範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 豈必名跡如。
大名元復初郎中攜示感遇五言八章次韻並陳東平曹子貞編修薊丘曹剋明教授: 名跡吾不嫌,全生聊遠害。
春日集張元吉兄弟宅: 詩題歷歷諸名跡,酬和年年幾醉翁。
次韻汪宰見寄: 窮則有餘名跡在,言之無作語聲高。
擬白樂天詩: 從他名跡日衰微。
送湖南張倉解官還建昌九首: 公歸若也嫌名跡,論奏何由達冕旒。
寄和昌符: 名跡收藏遍,公卿扣謁疏。
與二弟過溪至廣教蘭若: 名跡兩不滅,豈獨畫與鎸。
和宋子纔緻後歲旦見贈: 名跡始終全。
次韻王伯益同年留別二首·再次前韻: 共嗟名跡尚埃塵。
滁上謫居: 名跡詎相饒。
故殿中侍御史滎陽鄭公: 柱史有名跡,清纔自天縱。
題峽州三遊洞: 名跡都隨形氣盡,惟餘元白幾人留。
太諫詩筆因題絶句: 清氣已銷名跡在,世間誰復繼仙翁。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