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往往
升庵诗话(1-7): : 世人往往极其才之所至,而四言诗,虽文辞巨伯,辄不能工。
四溟诗话: : ”诗人往往沿袭淮南之语,而无新意。
韵语阳秋(15-20): : 厥后文人往往指《霓裳》为亡国之音,故杜牧诗云:“《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
滹南诗话: : 世人往往骄其所役,至跋扈难制,甚者反役其主。
梁甫吟: : 可见有才能的人往往受到猜疑。
襄阳歌: : 见到碑的人往往流泪,名为“堕泪碑”。
卷下: : 不爱家族保人于天子之前可谓忠矣诸人往往不负所保独希烈不然徳宗不责保人亦惑矣
蔡宽夫诗话: : 人往往取其全者藏去,至今犹有存者也。
卷下: : 人往往取其全者藏去,至今犹有存者也。
毛诗序: : 但汉人往往从教化的角度对诗句作牵强乃至歪曲的解释。
卷七: : 人往往取其全者藏去,至今犹有存者也。
谈龙录: : 今人往往骄其所役,至跋扈难制,甚者及役其主。
闽川闺秀诗话: : 随园老人往往孟浪如此。
柳永: : 诗人往往以“长安”借指为首都所之地,而长安道上来往的车马,便也往往被借指为
阮逸女: : 所以历来的词人往往以黄昏为背景,来描写少妇的哀怨。
晁补之: : 而一般读书人往往潦倒一生。
张孝祥: : “舟中之人往往缀尸于板而死”(《续资治通鉴》卷一三五)。
辛弃疾: : 词人往往将极其深重的感受,不易名状、难以言传的愁绪,笼统谓之闲愁。
虞世南: : 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
孟浩然: : 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
李贺: : 古人往往以为“神仙境界”就是这样,所以诗人以为,人们到了月宫,回过头来看人
45.刘长卿:五言律诗三首: : 但温柔敦厚的人往往有一个缺点:愚。
81.温庭筠:菩萨蛮: : 诗人往往用以象征生活在一处的夫妇或情侣。
第58节:秋去春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2): : 嫁人往往是一生的归宿,而对于那些注定要走进宫闱的女人来说,嫁人(嫁给皇帝)
第16节:没法深得你心,忠贞都不吸引(3): : 人往往只能“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第48节:流言蜚语,无法拔除的巨毒(2): : 女人往往越是美貌引人注目越是受伤惨重。
第9节:虞美人: : 人往往身不由己地凛冽忘却。
第42节:菩萨蛮 寄梁汾苕中: : 不投缘的人往往像贴错门神一样互相看不顺眼。
第75节:秋水: : 而粗心的感觉不到人往往会忽略。
第89节:从此无心爱良夜(2): : 只是做人往往都输在太天真,以为说出的话,写下的约就成了不可动摇、坚如金石的
卷十一: : 【仆去杭五年吴中仍岁大饥疫故人往往逝去闻湖上僧舍不复往日繁丽独净慈
卷三十一 书: : 而世人往往攘臂於其间,曰:“生之名孰与颖达著邪!而才孰与元凯贤邪?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