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处
如夢令: 但易安的高處正在於不落窠臼,獨闢蹊徑。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 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𠔌傳響,哀轉久絶”(
蜀道難: 其最高處叫標,也即這一帶高山的標志。
水調歌頭·中秋: 高處不勝寒。
八聲甘州·陪庚幕諸公遊靈岩: 水涵空、闌幹高處
惜分飛二: 有人還在高高處
長恨歌: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秋興八首: 晚上從白帝城的高處傳來急促的搗衣裳的砧杵聲。
望薊門: 至於嚮高處望,則見朦朧曙色中,一切都顯得模模糊糊,唯獨高懸的旗幟在半空中
尋西山隱者不遇: 寫隱者獨居高處,遠離塵囂,尋訪者不辭山高,等到叩關無人,才略生悵惘。
山石: 不管是山的高處還是低處,全都浮動着蒙蒙霧氣。
𠔌口書齋寄楊補闕: 書齋所處山中高處
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傳出詩人站在高處遠望傾聽的神情。
: 既欲棲高處,自難以飽腹,雖帶恨聲,實也徒然。
詠懷古跡之三: 他站在白帝城高處,東望三峽東口外的荊門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
同題仙遊觀: 先寫高處"空壇"的靜,後寫低處"小洞"的幽,點明是道士居處。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卻急不可耐地登上高處,為的是要遙望戰友們的貶所,抒發難於明言的積愫。
終南望餘雪: 自然在終南高處
賈生: 而贊的那架“重賢”的雲梯升到了最高處
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這是從樓的高處俯瞰周圍的遠景。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句亦即白居易《長恨歌》所云“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成都府: 其高處正在於此。
春日江村五首: 纔高處士名。
謁真諦寺禪師: 蘭若山高處,煙霞嶂幾重。
薔薇: 高處紅須欲就手,低邊緑刺已牽衣。
封丘作: 從高處落筆,自敘本來面目,說明不堪作吏的原由,憤慨之情溢於言表。
和襲美揚州看辛夷花次韻: 高處朵稀難避日,
和襲美新秋即事次韻三首: 兼須為月求高處,即是霜輪殺滿時。
子規一首: 高處已應聞滴血,山榴一夜幾枝紅。
九日齊山登高: 由高處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飛來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
宿曾江口示侄孫湘二首(湘,字北渚,老成之子): 高處水半扉。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