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卿
賦得古原草送別: 曾《能改齋漫錄》說此兩句“不若劉長卿‘春入燒痕青’語簡而意盡”,實未見得
長沙過賈誼宅: 劉長卿“剛而犯上,而遭遷謫”(高仲武《中興間氣集》)。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和靈澈相遇又離別於潤州,大約在唐代宗大歷四、五年間(769—770)
彈琴: 劉長卿清纔冠世,一生兩遭遷斥,有一肚皮不合時宜和一種與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調
同元使君舂陵行: 我多長卿病,日夕思朝廷。
送高司直尋封閬州: 長卿消渴再,公幹沉綿屢。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 長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時。
上韋左相二十韻(見素): 長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頻。
贈陳二補闕: 君王問長卿
奉贈蕭二十使君: 不達長卿病,從來原憲貧。
酬裴秀纔: 長卿無産業,季子慚妻嫂。
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 劉長卿曾任轉運使判官、淮西鄂嶽轉運留後等職,活動於湖南、湖北。
餘幹旅捨: 本詩是劉長卿寄寓在餘幹(今屬江西)旅捨時,寫下的風調凄清的思鄉之作。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前人論劉長卿“詩體雖不新奇,甚能煉飾”(高仲武《中興間氣集》)。
酬李穆見寄: 李穆是劉長卿的女婿,頗有清纔。
登餘幹古縣城: 劉長卿這詩是登臨舊縣城吊古傷今之作,在唐代即傳為名篇。
別嚴士元(一作李嘉祐詩): 所以劉長卿寫詩贈別。
鼕日登城樓有懷因贈程騰: 長卿未遇楊朱泣,蔡澤無媒原憲貧。
和萬年成少府寓直: 應問長卿纔。
送萬兵曹赴廣陵: 更誦長卿辭。
暮春归故山草堂(一作刘长卿诗: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酬湖州崔郎中見寄: 文似馬長卿
秋日行次關西: 還同長卿志,題字滿河橋。
梓潼望长卿山至巴西复怀谯秀
寄蜀客: 近來還有長卿無。
南園十三首: 長卿牢落悲空捨,曼倩詼諧取自容。
續嘉陵驛詩獻武相國: 卓氏長卿稱士女,錦江玉壘獻山川。
舊遊: 歷歷長卿村。
封禪寺居: 蠻徼長卿書。
送友人之嶺外: 莫滯長卿纔。
秋日旅捨寄義山李侍禦: 試嚮文園問長卿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