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道经
點絳唇: 道經吳鬆所作。
上篇·道经之一
馬嵬坡: 道經馬嵬坡,六軍駐馬嘩變。
遊泰山六首(天寶元年四月從故禦道上泰山): 裂素寫道經
王右軍: 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 神凝推道經
贈別晉三處士: 手持道經註已畢,
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因寄王大昌齡: 有時開道經
過包尊師山院: 道經今為寫,不慮惜鵝群。
此日足可惜贈張籍(愈時在徐籍往謁之辭去作是詩以送): 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
楊尚書寄郴筆知是小生本樣令更商榷使盡其功輒獻長句: 內史新將寫道經
縣齋: 抱衝披道經
書院無歷日,以詩代書,問路侍禦六月大小: 鬆窗有道經
送衣麯: 半年著道經雨濕,開籠見風衣領急。
藍橋驛見元九詩(詩中雲:江陵歸時逢春雪): 道經藍橋驛,在驛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夢得、子厚、致用》的七律。
答尉遲少監水閣重宴: 聞道經營費心力,忍教成後屬他人。
偶吟二首: 靜念道經深閉目,閑迎禪客小低頭。
鼕日早起閑詠: 道經尋兩捲。
齒落辭: 獨不聞諸道經:我身非我有也,
秋日寄狄補闕: 謾道經年往,何妨逐日閑。
吉老兩和示戲答: 頗似山陰寫道經,雖與群鵝不當價。
送範德孺知慶州: 論道經邦正要渠。
將進酒(小梅花二首): 誰知道經過統治者寫信派車敦請以後,就也撕下了隱士的服飾,一個跟着一個地穿
蔡起居山亭: 燒香誦道經
贈別晉三處士: 手持道經註已畢,
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因寄王大昌齡: 有時開道經
送西川梁常侍之新築竜山城並錫賚兩州刺史及部落酋長等: 鳥道經邛僰,星纏過觜參。
送呂郎中牧東海郡: 假道經淮泗,檣烏集隼旟。
鼕夕江上言事五首: 鬆下看雲讀道經
寄陳磻隱居: 道經前輩許,名拔後時喧。
寄華陰司空侍郎: 焚香閱道經
寄華山司空圖二首: 清晨禮道經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