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道义
贈崔融二十韻: 撫躬銜道義,攜手戀輝光。
忽不貧,喜盧仝書船歸洛: 道義分明儲。
岐王宅: 申白賓朋傳道義,應劉文彩寄音徽。
壽春進祝聖七首。從諫如流: 君臣道義深。
次韻酬宋中散二首: 道義門中窺戶牖,風騷壇上見麾幢。
奉酬永叔見贈: 欲傳道義心猶在,強學文章力已窮。
寄題衆樂亭: 令知道義士林服,遺愛豈用吾詩評。
李君昆弟訪別長蘆玉淮陰追寄: 道義當成麟一角,文章已禿兔千毫。
送蕭穎士赴東府,得往字: 道義成心賞。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 道義集天爵,菁華極人文。
州名詩寄道士: 金蘭同道義,瓊簡復芝田。
酬劉書記一二知己見寄: 唯慚道義虧。
岐王宅: 申白賓朋傳道義,應劉文彩寄音徽。
和歙州陳使君見寄: 矜嚴道義尊。
高士詠·太伯延陵: 道義侔崇山。
白幹舖別傅用之主簿: 道義相磨礱。
啜茶示兒輩: 麤知道義死無憾,已迫耄期生有涯。
次金溪宗人伯政見寄韻: 道義流聞意已傾,豈知晚歲托齊盟。
正氣歌: 道義為之根。
水調歌頭(秦壽之生日): 道義自相漸。
滿庭芳(代鄉老衆賓報勸): 襟期道義,不為王公。
木蘭花慢(和舊詞韻): 須信吾躬道義,巍然良貴中存。
鷓鴣天(又次韻為婦安人生日): 道義場中無別香。
摸魚兒: 道義重了輕富貴,卻笑輪回來往。
吳季子墓: 禹世懷道義,取捨實係之。
秋風變: 豈知道義堅。
和子瞻監試舉人: 道義因附托。
古意二首: 道義斯其門。
張纔叔屢作文公先生像如其生焉亦托名不朽矣二首: 誰寫當年道義懷。
贈鄒葆光道士: 貴懷道義不幹名。
送曹藴清歸廬山: 相與道義深。
章泉言語妙天下知僕無詩能且示識面乃時以佳篇見餉何也不敢再虛盛意勉次韻二篇以謝: 自古莘耕懷道義,衹今舜得起陶漁。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