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士科
庚溪詩話: : 仁宗朝登進士科,復應製科,擢居異等。
古風: : 這裏寫唐代的進士科,比較真實,但唐代主要以詩賦取士,文勝於質,又何嘗有所謂
捲二十九: : 進士科始隋大業中,盛於貞觀、永徽之際。
唐語林: : 欲廢進士科,後獨流南史而止。
詩病五事: : 與兄軾同登進士科,又同策製舉,授商州軍事推官,後歷任右司諫、尚書右丞、門下
柳永: : 這首詞是柳永進士科考落第之後的一紙“牢騷言”,宋元時代有着重大的意義和反
朱慶餘: : 唐代應進士科舉的士子有嚮名人行捲的風氣,以希求其稱揚和介紹於主持考試的禮部
李賀: : 滿懷希望打算迎接進士科考試。
癸醜(民國二年、一九一三): : 我亦終南進士科
捲二十三 序別: : 世有病進士科者,思易以孝悌經術兵農,曰:“庶幾厚於俗,而國得以為理
第7節:一、少年成名(6): : 曾經在三年前的進士科考試中小試牛刀、一舉成名的蘇軾兄弟自然不會放過這次千載
第49節: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3): : 一躍成為進士科考的主考官。
第71節:秦觀:誰比他憂傷(1): : 恰好是蘇軾主持進士科考試,蘇軾推薦了秦觀,秦觀纔得以進士及第。
四、韓愈(1): : 部報名參加第二年二月份舉行的禮部進士科考試。
四、韓愈(2): : 禮部的進士科及第後,必須參加吏部考試,始能獲得官職。
五、白居易(1): : 禮部的進士科考試他是第四名,但也算得上是“連中三元”。
五、白居易(4): : 白居易二十九歲纔參加進士科考試,三十五歲左右纔成婚,可能與他這個患病的母親
六、元稹(5): : 唐人都認為明經科考試難度遠遠小於進士科,不過在我等後人看來,背誦那些經書及
七、劉禹錫(1): : 比禮部即教育部門舉行的進士科考試難度還要大。
七、劉禹錫(3): : 前面進士科考試題目是《平權衡賦》、《風光草際浮》詩,劉禹錫很珍惜地將內容保
九、柳宗元(3): : 唐代參加進士科考試的人,要麽是政府學館的“生徒”,要麽是鄉裏保薦、州縣甄選
十、李賀(4): : 會拒絶讓他參加進士科考試,會輕而易舉地報了當日的羞辱之恨——當然,這也是傳
十、李賀(5): : 參加進士科考試的文人,把自己的家庭背景詳細交待給禮部後,還要求考生五人一聯
十、李賀(6): : 有了才華又不能參加進士科考試,衹好躲進象牙塔,靠寫詩來實現自我。
十一、杜牧(2): : 崔郾侍郎奉命到東都洛陽主持進士科考試,百官公卿都到城門外擺好酒席餞行,車輛
十一、杜牧(3): : 其中曾嚮朋友誇耀當年參加進士科考試的情形:“大和二年,小子應進士舉。
十三、溫庭筠(6): : 他於僖宗、昭宗年間參考進士科考試。
十六、柳永(4): : 主要在於他進士科考試的失利以及後來官場的失利,在於政府要員乃至皇上對柳永牢
二十二、陸遊(2): : 他換到禮部參加進士科試,又一次名落孫山。
二十二、陸遊(3): : 僅限於現任官員及恩蔭子弟應進士科的人參加,名額很寬鬆,通過此關,第二年直接